“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項目”遍及中國25個省(市、自治區),凸顯了中國優秀傳統建筑風格與形式。與首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項目相比,第二批在文化教育類、工業遺產類、居住類、建筑群等方面均有所增加。“20世紀是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時代。這些優秀建筑既是精彩的作品,也是重要的國家與城市記憶。”中國文物學會20世紀建筑遺產委員會副會長金磊如是表示。 鼓浪嶼近現代建筑群,由菽莊花園、美國領事館舊址、日本領事館舊址、天主堂、海天堂構、黃榮遠堂等數十座建筑組成,有古羅馬風格及至現代風格,被喻為“建筑博物館”,其中僅“國保”單位的建筑就有30座。這些建筑以華僑建筑居多,既有純西式建筑,也有東南亞殖民地建筑風格,更有將東南亞跟閩南本土元素混合形成的一種全新風格——廈門裝飾風格。 “鼓浪嶼近代建筑濃縮了鼓浪嶼近現代的發展史,是研究中國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社會的實物資料,同時也為研究我國近現代建筑發展史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號稱鼓浪嶼“活百科”的文史民俗研究者吳永奇說,鼓浪嶼的建筑特色和風格體現了中國、東南亞和歐洲建筑和文化價值觀的多元交融,讓人從建筑本身就感覺得到多種文化體系的融合,“就此而言,鼓浪嶼近現代建筑群猶如中國近代史微縮版的文化視窗,見證了亞洲全球化早期各種價值觀念在這座小島交匯、碰撞和融合的過程”。 穿“西裝”戴“中式帽”—— 海天堂構:中西混搭的裝飾風格 步入福建路38號,一座頗具氣派的中國式門樓呈現在眼前,門匾上寫著飽滿厚重的四個大字:海天堂構。何為海天堂構?堂構即房子的意思,以海天為房子,建造者想表達出此建筑雄渾大氣的格調。 如果說鼓浪嶼是中西合璧建筑的天堂,那么這個天堂里最璀璨的明珠之一,當屬海天堂構,吳永奇稱之為鼓浪嶼上的“喬家大院”,“堪稱中西方文化結合的典范之作”。 占地6500平方米的“海天堂構”其實是由5幢3層式的樓房組成的建筑群,而這5幢建筑又以中樓為中心,呈軸對稱樣式分布。一條中軸線貫穿整個廣場和建筑群,無不體現著中式建筑風格的文化特征。環顧過去,整個建筑群雄偉氣派。 五幢建筑風格各異,且各具中西建筑的藝術特質與風格。但縱觀整個海天堂構的整體構造,無不透露著中西合璧的特色:整體風格呈仿古大屋頂宮殿式,而平面布局卻是海外舶來的周邊外廊式風格,但內部又是中式的,傳統的中軸對稱格局。 有意思的是,五幢建筑同處一院,卻并不同屬。海天堂構是由菲律賓華僑黃秀烺和黃念憶于1920年到1930年間共同建成的宅園,其中,中樓與前方左右兩幢為黃秀烺所屬,中樓左右兩幢則為他的同鄉好友黃念憶所有屬。如此罕見布局,足見當年兩位同鄉好友的兄弟情誼有多么深厚。 據吳永奇介紹,海天堂構庭院的前身是鼓浪嶼上的洋人俱樂部,建成于1876年。上世紀20年代,辛苦打拼20年成為富豪的晉江籍菲律賓華僑黃秀烺買下這里后,按照英國人提供的俱樂部的圖紙,在原建筑的右邊又重新建了一座。“這完全是按照中國建筑講究對稱的原理來設計的。”吳永奇說,后來黃秀烺又以兩座建筑的中間位置為中軸線,分別在兩端和中間位置建了三棟別墅,海天堂構也就成為了今天鼓浪嶼上唯一按照中軸線對稱布局建造的別墅建筑群。 五幢別墅中,尤以中樓最有個性。建筑外圍環繞的外廊,廊柱不僅為方形,還清一色用清水紅磚順砌,白灰勾縫,透露出古希臘柱式的優雅高貴;而正廳則由四個垂柱花籃與欄桿上的花盆上下對應,特別是以斗拱裝飾走廊外沿,顯得格外穩重。整座建筑宮殿式的格局設計,在當時的鼓浪嶼乃至中國都是首屈一指。 |
相關閱讀:
- [ 12-18]《敦煌不了情》的導演想到鼓浪嶼拍兩岸題材的文藝片
- [ 12-15]申報“國際安全社區” 鼓浪嶼將迎“大考”
- [ 12-13]11月廈門城市綜合管理考評 三區整改率100%鼓浪嶼成績搶眼
- [ 12-11]又獲殊榮 鼓浪嶼近現代建筑群入選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名錄
- [ 12-06]昨日是國際志愿者日 志愿紅成鼓浪嶼最美風景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