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檢驗檢疫局 打造“智慧口岸”提高通關效率 推出52項創新舉措,11項被評為全國首創 文/通訊員洪 鈞廈門日報記者崔 昊 12月13日,一艘貨輪停靠在海滄海隆碼頭,巨輪上方忽然閃現出一個靈巧的白色身影――無人機。兩三分鐘后,它完成熏蒸殘留檢測,并當場給出檢測結果。這是全國口岸首次開發使用此類無人機。 在信息化基礎上,廈門檢驗檢疫局推出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優化通關流程。今年11月起,該局對入境貨物全面實行“審單放行”,近八成入境貨物經審單合格評定后直接放行,無須進行現場抽查和實驗室檢測,大大提升了通關效率。 同時,廈門檢驗檢疫局著力推行“審單前置+即報即放”工作模式,一方面為報檢企業提供咨詢服務,實施全面預審核;另一方面,對于自主申報與現場查驗不符的企業,實施約談制,必要時加嚴查驗,并引入信用等級評估。新政實施一個月來,廈門口岸共對3100余批入境貨物實施“審單放行”,受惠企業500余家,其中進口食品入境通關時長下降近60%。另外,借助自貿片區改革先行優勢,廈門檢驗檢疫局在2014年至2016年間先后推出52項創新舉措,11項被評為全國首創。 如今,隨著口岸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越來越多的外貿企業選擇廈門港。以進口酒為例,2017年1月到11月,廈門口岸共進口酒2.86億升,約4.26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50.97%、48.10%,廈門口岸已成為全國第三大進口酒口岸、第一大進口啤酒口岸。 廈門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 精準精細服務提升港口競爭力 啟用無紙化申報系統,實施網格化管理模式 文/廈門日報記者羅子泓 從2015年起,廈門邊檢啟用《船舶出口岸手續聯系單》無紙化申報系統,進一步打通無紙化通關的“最后一公里”。估算下來,平均每艘船舶至少可為船方節省往返邊檢窗口提交單證、辦理手續時間30分鐘以上。 去年3月,在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市口岸辦的統一協調下,口岸單位共同推進“國際航行船舶出口岸聯系單無紙化”,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 長期以來,廈門邊檢總站積極響應省、市關于加快口岸“大通關”和“單一窗口”建設的號召,扎實推進“馬上就辦、辦就辦好”,將全國首創的船舶和集裝箱“網上報檢”系統等邊檢通關服務平臺接入電子口岸平臺,為船舶通關提供“一個窗口、一個平臺、一次申報、一次辦結”的優質高效通關服務。 面對企業現實需求,廈門邊檢致力于精準、精細服務。比如,在口岸安全管理方面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幫助企業強化碼頭安保管理,實施網格化管理模式,并在全國邊檢系統率先開展警務區改革試點工作,探索實行“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 “5+2”工作制度,“白+黑”24小時全天候在線……順應口岸“大進大出”的發展態勢,廈門邊檢不斷在優化政策、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上努力,以“中國邊檢,陽光國門”的品牌,助推口岸吸引力和競爭力。 |
相關閱讀:
- [ 12-19]福建省首例自貿區人才口岸工作簽證在廈門發放
- [ 12-18]我省首張自貿區人才口岸工作簽證今日上午在廈門發出
- [ 12-12]廈門機場口岸首次截獲旅客非法入境HPV疫苗
- [ 12-09]廈門海滄汽車進口口岸將允許直接進口汽車
- [ 12-06]近4千頭智利種牛首“登鷺” 智利種牛首次從福建口岸入境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