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李溪河道生態景觀顯著提升,圖為新鋪設的自行車道。(灌口鎮供圖)
廈門日報訊 (記者 林桂楨 應潔 通訊員 郭妮妮周舒蕓)以學懂弄通做實十九大精神為標準,今年以來,集美區用“釘釘子”的實干精神,強力推動征地拆遷項目,以項目帶動城市轉型發展。今年9月,該區新一輪年度征地拆遷掃尾項目“百日攻堅”打響,力爭掃除50個長期難啃的“硬骨頭”或亟待“掃尾”的項目。
這些項目分散在六個鎮街,不僅涉及面廣、工作量大,還有較強的政策性,只有全區上下統籌聯動,各部門密切配合、通力協作,才能形成工作合力。
集美區將這一龐大的系統工程分成灌口、后溪、城市三大片區,形成由各片區征拆指揮部指揮負責、區重點辦統籌協調、區聯合督查辦全程督查、鎮街具體實施、相關部門配合的“上下聯動”機制,確保各項目“明確時間節點、確保責任到人”。
通過“百日攻堅”,集美區也探索出了一套高效的工作機制。集美區委副書記、灌口片區征拆指揮部指揮長胡旭彬介紹,在指揮部層面注重開好三個會:一是每周一雷打不動召開調度會和議題會,請來征拆項目業主、代建單位、施工單位、村(居)、小組干部等,對片區所有項目逐一進行梳理研究;二是經常性地召開現場調度會,到項目現場查擺問題、協調解決,并明確時間節點、跟蹤督辦;三是不定期召開專題會,將征拆過程中的疑難雜癥擺上桌面,協同鎮村、區重點辦、財審、執法局等部門一起協商會診,攻堅破題。
這“三個會”充分調動起干部的精氣神,層層傳達壓力,推動陽光、廉潔征拆,同時形成“比學趕超”的工作氛圍,鍛煉了隊伍、提升了干部履職能力;也為一批產業、民生、基礎設施項目提供了用地保障,有力提升了集美的宜居品質。在本次征地拆遷掃尾項目“百日攻堅”中,灌口片區涉及17個項目,截至上周已基本完成15個項目,其余項目正快速推進中。
機械工業集中區二期二號地塊項目
公平公正 彰顯人文關懷
“征拆工作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透明,要一碗水端平。”在灌口鎮宣傳委員冷海東看來,樹立政府的公信力,是做好征拆工作的必要前提。
機械工業集中區二期二號地塊位于集美汽車小鎮的規劃中心位置,在本輪項目攻堅掃尾中,需征收坑內村29.4畝土地、拆遷2棟房屋,但不少村民因對征拆政策不了解而擔憂,征拆工作遭遇阻力。在灌口鎮黨委書記、鎮長的帶領下,征拆工作組人員挨家挨戶宣傳法律法規,反復商談,告之征拆賠償標準將公平公正、始終如一,逐漸打消了大家的顧慮。
拆遷其中一棟房屋時,工作人員了解到這戶人家是困難戶,家中只有一個婦女帶著孩子和老人,因此在商談時充分考慮家庭情況和孩子就學問題;在與另一棟房屋拆遷戶商談時,戶主反映其父親所住的房屋因修路門口被土堆堵了,工作人員當天就前往察看,請來工程隊疏通了道路。工作組的耐心和細心,換來了兩個戶主的信任,簽下了協議。11月14日,兩棟房屋拆除,征拆工作按期完成。
軟件園三期招拍掛六號地塊(調整)項目
以心交心 保障百姓切身利益
征收土地近32萬平方米、非住宅建筑面積約11萬平方米,其中涉及120個墳墓……軟件園三期招拍掛六號地塊(調整)項目可謂是本次“百日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
“征拆工作要沉下去,跟百姓以心交心。”灌口鎮黨委副書記彭海防介紹,片區征拆指揮部采取“掛圖作戰”的方式,加班加點發通知、貼公告,組織村民開會,深入村民家中,逐戶解釋征拆政策和項目重要性。
“這些房子關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我們要盡量為他們爭取。”在商談中,工作組始終把百姓利益放在首位,在一個月時間內,就成功完成剩余的3萬多平方米非住宅建筑的拆除工作。目前,該項目已順利收尾。
據悉,這是軟件園三期在灌口鎮內最大的用地項目,投產后將有效優化該鎮的產業結構,為當地集聚大量人氣,帶動村民增收。
田李溪項目
不厭其煩 擔任糾紛調解員
近來,灌口鎮黨委副書記蔡永記不時會收到村民發來的微信圖片,分享田李溪整治帶來的驚喜:空氣好了,水變清澈了,人們在新鋪設的自行車道上騎車、散步。而在兩年前,這里還是另一副模樣――河道淤積導致水流緩慢,岸邊10余個養鴨場排污,流域生態一度失去生機。
作為集美區小流域綜合治理工作的重頭戲,3.8公里長的田李溪段于2015年開工建設,計劃對河道進行生態修復和景觀提升,其中涉及1270多畝土地的征收工作。
與其他項目相比,水利工程具有時間緊、“看天吃飯”的特點,如因征拆問題而無法及時跟進,就可能影響水利安全。灌口鎮積極動員村干部利用周末和晚上時間入戶商談,“最多的一戶要商談十幾次”。在商談的同時,因征地牽扯出的兄弟、鄰里之間的糾紛不斷上演,工作人員還要充當調解員的角色,攻堅克難說服每一個征拆當事人。
目前,田李溪項目的征拆工作已全部完成,其配套的濕地公園有望于明年建成。屆時,居民將樂享“水清、岸綠、景美、民富”的項目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