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重回課堂再充電 我市舉辦地廳級老干部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讀書班
參加讀書班的老同志專心致志地學習。(吳玉鑫攝)
讀書班開班儀式現場。(吳玉鑫攝)
老同志們參觀洋唐保障房居住區。(吳玉鑫攝)
廈門日報訊 (文/記者 陳璇 通訊員 黃光華黃靜愔)12月18日―22日,我市舉辦地廳級老干部讀書班,155位地廳級老干部重回課堂,共同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五天里,老干部們個個精神抖擻,在“學、看、走、談”中處處洋溢著愛黨、興黨、護黨、為民的家國情懷。
12月20日,省委組織部副部長何國輝,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陳沈陽一起到讀書班現場看望老同志。他們高度肯定了老同志的學習熱情,高度贊揚了老同志在助力廈門會晤、開展正能量活動中取得的成績。何國輝對老干部提出了“三養”的期望,即“養身、養心、養志”;陳沈陽就如何進一步做好老干部工作及開展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提出要求。
重回課堂再充電
“撲克牌里的4個老K有什么歷史故事?”讀書班上,市政協原副主席鐘興國應邀為老干部作《漫談歐洲文化,堅定四個自信》報告,他用這個有趣的問題,為老同志開啟了歐洲文明史之旅,脈絡清晰的講解、別出心裁的比喻、豐富深刻的內涵,將中歐文化的淵源娓娓道來……課堂上掌聲不斷。
本次讀書班專門從中央黨校和中國軍事科學院邀請了鐘國興教授和趙小卓主任,分別為老同志解讀十九大精神和周邊安全形勢,還邀請了十九大代表、蓮前街道前埔北社區黨委書記陳建萍介紹參加十九大盛會的情況。
老干部們普遍反映,經過幾天的學習,受到很大鼓舞,對黨的建設,對國家和民族前途更有信心了。大家表示,將帶頭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九大精神上來,不斷用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始終保持政治堅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
為廈門發展點贊叫好
讀書班安排了參觀考察,讓老同志對市情有更準確地把握和更深刻地認識。12月21日,老同志們參觀了翔安區洋唐保障性安居工程、澳頭漁港特色小鎮和廈門新機場。作為廈門最年輕的區,翔安區的發展牽動著老同志的心。“2017年預計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50億元,增長8%;財政總收入54.64億元,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580億元,增長32.2%……”聽完翔安區委書記黃奮強和區長胡盛的介紹,這一連串的數字讓老同志們紛紛為翔安的快速發展點贊。集美區委原書記鄭德發說,“看了項目,聽了介紹,我十分振奮,翔安區成立時間短、發展快、成效大、后勁足,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老同志一行來到洋唐保障性居住區,鱗次櫛比的高樓和郁郁蔥蔥的樹木被冬日暖陽鑲上一層金邊。這個全省最大的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從建設伊始就按“四高”標準(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高效益經營)規劃建設。居住區內還配建了一所小學、兩所幼兒園以及社區服務中心、生鮮超市、食堂、公園等,配套設施齊全,人居和諧自然。鄭德發說:“洋唐保障房小區布局合理,環境優美;建筑質量好,設計環保,管理科學,交通便利,居住在這里的居民能充分享受保障房帶來的溫馨、舒適和便捷。”
市海防辦原副主任鄒梁波踏進懷遠公園大門的那一刻,感嘆了一句:“澳頭更美了!”繞著波光瀲滟的懷遠湖,穿過一座座紅磚古厝,老領導們造訪了澳頭村史館。澳頭是一個古老的閩南海港僑村,在歷史的長河中積淀了深厚的海洋文明。去年10月,翔安區決定將片區建設成為一個以海洋新興產業帶動文化旅游的幸福宜居漁港特色小鎮。老領導們造訪時,澳頭村史館正在舉辦文化藝術展。古厝內濃墨飄香,現代與歷史水乳交融,澳頭正用文化的力量,為當地百姓搭建產業平臺,讓“村莊更美、百姓更富”。鄒梁波說,透過居民臉上的笑靨,在黨的十九大精神引領下的鄉村振興之路,用文化的力量增進群眾福祉的特色小鎮建設思路清晰可見。
“新機場將構建快速軌道、高(快)速路兩大核心網絡、形成多種交通運輸方式緊密銜接的集疏運體系。”在廈門新機場建設現場,白發蒼蒼的老干部們聚精會神地傾聽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新機場的規劃及建設進展,他們不時點頭稱贊。廈門新機場總投資近千億元,全部建成后將有四條跑道,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7000萬人次……老同志們對翔安的發展由衷點贊,為市委市政府的科學決策點贊叫好,在島內外一體化的戰略部署下,翔安經濟社會發展迅速,城鄉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發展前景值得期待。
隨后,老同志們還參觀了廈門會晤舉辦場館筼筜書院,實地了解感受廈門會晤期間習近平主席同俄羅斯總統普京會晤及各國元首夫人宴與茶敘情況。
重溫友誼 聚力發展
“中西歷史細掂量,今古文明論短長。黨會內涵折要目,鷺洲調研贊國強。新朋老友頻牽手,說地談天越五洋。更有讀書添樂趣,鳳凰善舞美夕陽。”在讀書班小結會上,市直機關黨工委原常務副書記胡智勇的詩作《喜上老干部讀書班》引起在場老同志的共鳴。對于老同志們來說,讀書班不僅是學習交流的平臺,了解社會發展的平臺,也是朋友相見敘舊,重溫友誼的平臺,更是凝心聚力的平臺。
五天學習很快過去,鼓浪嶼管委會原副主任程婉婉感慨萬千:“退休后首次參加讀書班活動,這個讀書班辦得很好,從課程安排、參觀活動、后勤保障都感受到市委老干局用心用情,精心安排,精誠服務。雖然從工作崗位退休了,但學習一定不能退休,要堅持不懈地學習各種知識。近期要自覺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領會中央在今后五年,甚至更長一段時間的目標要求,不忘初心、永葆本色,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爭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發揮老同志的政治優勢、經驗優勢和威望優勢。”
牢記歷史使命 永葆政治本色
做讓黨放心的新時代老干部
在為期五天的學習過程中,大家暢所欲言,談感受談心得。老同志們表示,在舉世矚目、具有劃時代歷史意義的黨的十九大召開后不久,市委老干部局就組織老同志集中學習十九大精神,充分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對離退休老同志政治上的關懷、思想上的關切、身體上的關心。黨的十九大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開辟了光明前景,老同志更應牢記歷史使命,永葆政治本色,做讓黨放心的新時代老干部。
談新時代“四個自信”滿懷
老同志們表示,通過授課教師的解讀和參觀考察,大家對十九大精神有了進一步理解,對市情有了更準確的把握和認識,增強了在思想上、行動上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自覺性,加深了對廈門經濟社會發展的思考,對黨的領導、對國家的前途更加充滿信心。
市民政局原局長劉平說,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認為,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和穩定器,人民的獲得感、榮譽感、安全感明顯增強,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體。我在廈門生活了34年,基本上見證了廈門改革開放的過程。今年的金磚廈門會晤向世界展示了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之城和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的獨特魅力。我對中國、對廈門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建發集團離休干部、92歲高齡的廖延豹認認真真完成了五天的課程,他激動地說:“參加讀書班是一次新時代的精神‘補鈣’。通過學習,我對周邊國家的情況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特別是老師系統梳理了中歐文明的不同,讓我更加堅定地認識到,中華民族的傳統文明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一定能夠實現。這個難得的學習機會,讓我堅定了‘四個自信’,深受教育、倍感振奮,收獲滿滿。”
談新思想 “四個意識”更牢
老同志們認為,作為經受過考驗的老黨員,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增強“四個意識”,做到政治上清醒堅定、思想上高度統一、行動上堅決有力。
市貿促會原副會長劉長根說:“讀書班讓我學到了知識、拓寬了視野、啟迪了思維、增添了正能量,更提高了自覺性。”市政府原副秘書長張玉和表示:“經過五天的學習輔導,進一步拓展了學習十九大精神的高度、深度和廣度。讀書班形式多樣,動靜結合的課程安排,讓我很‘解渴’。作為老同志,要帶頭遵守政治紀律,嚴守政治規矩,始終保持政治堅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市民政局原局長劉平說,黨的十九大將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概括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老師的授課,幫助我們運用習近平治國理政的思維方式和立場方法理解了一系列新的基本理論觀點,讓我們進一步增強了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
談新征程 不忘初心傳遞正能量
地廳級老干部都有很高的政治優勢、經驗優勢、威望優勢,是建設“五大發展”示范市不可或缺的強大力量。我市組織開展的一系列為黨的事業增添正能量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深受老干部歡迎,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認可。通過讀書班的集中學習,老干部們進一步深化了對正能量活動的認識,提高了參與正能量活動的積極性。
與會老同志表示,明年我們將迎來改革開放40周年,后年我們將迎來新中國成立70周年,2020年我們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21年我們將迎來建黨100周年,這些重要的紀念年份都會給離退休老同志帶來喜悅自豪之情。許多老干部表示,將進一步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支持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從日常生活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影響家人,融入社區,講好廈門故事,為建設“五大發展”示范市增添正能量。
正如外事辦原主任陳愛京賦詩贊嘆:“老干局牽頭讀書,正能量助解疑惑。讀書班上收獲佳,學懂弄懂十九大。入腦入心新思想,欣欣向榮人心隨。十九大指引前進,擁戴核心意志堅。不忘初心跟黨走,攜手共赴新征程。”
尋找最美老干部
昔日學界才子今日植物醫師
記著名植物線蟲學專家、廈大退休教授潘滄桑
廈門網訊 (文/廈門日報 通訊員翁艷麗)發表80多篇核心以上期刊論文、主持完成10多個國家和省部級科研攻關項目、3次獲得全國發明展覽會獎、3次獲省部級科技獎、獲9項專利授權……幾組數據勾勒出一位科學家勤勉治學、成果斐然的科研生涯。但他卻不止步于此,一直秉持“吾生有涯,而知無涯”的理念,古稀之年仍醉心于科研。他就是著名植物線蟲學專家、廈門大學退休教授、廈門市老科學家協會會員潘滄桑。
蘆柑生病果農灰心
對癥施治妙手回春
植物線蟲學在農學上的實踐價值極高,“更深地挖掘這筆科研寶藏,更好地造福三農、造福社會”是潘滄桑致力推動的項目。退休后,有了更多時間和自由,他全身心撲在線形蟲科研成果轉化上。
閩南傳統佳果長泰蘆柑,以其色澤橙黃、香味濃郁、酸甜適度聞名遐邇。今天還享用著長泰蘆柑美味的人們,大概想不到幾年前那場突如其來的黃化病差點給這味果中上品帶去滅頂之災。先是幾片果葉,幾條枝干,隨后整個果園,整個產區的果樹開始發黃、掉果。
愁壞的當地政府和果農緊急向專家求助,關于病因,專家們眾說紛紜。在幾個治療方案都宣告失敗后,不少果農心灰意冷,打算改種其他果樹。潘滄桑試著從治療線蟲感染的方向對癥下藥。漸漸地,新抽出的葉片油綠锃亮,黃化的老葉出現轉綠的跡象……功夫不負有心人,本來“種了黃,黃了挖,挖了再種,種了又黃”的果樹重新煥發生機,農民種柑致富的信心恢復了,長泰柑橘產業也轉危為安。
科研成果廣受肯定
奉獻社會養身養心
在這次“飛來橫禍”中發現的線蟲新種,被潘滄桑命名為福建根結線蟲,關于新種的描述及電鏡觀察的論文經權威刊物發表后,已被國外4本以上專著引用,聯合國糧食組織專家撰寫的專著做了專門收錄。
這樣妙手回春的事例還很多。翔安一家農企種植的30畝胡蘿卜突然發蔫枯萎,經化驗,潘滄桑診斷為根結線蟲病。在廈門市老科協和翔安區相關單位的支持下,他進行了縝密的盆栽試驗和田間試驗。施了研制的PL菌劑后,不僅胡蘿卜葉色翠綠、冠部茁壯,還發現了令人驚喜的結果:土壤的質量居然也得到修復,專家組給出了高度評價。不少種植戶將這款菌劑作為有毒化學殺線蟲藥的替代產品,山東等地還建立了三條生產線,農業有機化水平得到顯著提升。
“能有機會用自己掌握的知識為社會作貢獻,這種滿足感是常人難以體會的。”每每獲得榮譽時,老科學家總是謙遜地連連擺手。在忙碌之余,潘滄桑興趣廣博,詩詞歌賦、花卉園藝、登山遠足……都是他調養身心的方式和生活樂趣源頭。有人形象地將老科學工作者比作美酒,時光沉淀之下愈發香醇。潘教授正用他的勤勉、奉獻和快樂為這個說法再添上一筆生動的注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