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山公園的大門口及動物園門口都出現了臨時關閉的通知。記者 蔡櫻柳 攝
海西晨報訊(記者 蔡櫻柳陳璐)“這是我第三次來動物園,第三次吃閉門羹了。”昨日,盧先生本想趁假期帶孩子到廈門中山公園動物園玩,結果來到門口卻被告知沒有開門,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盧先生告訴記者,中山公園去年11月完成改造,動物園重新開放后,他就一直想帶孩子來看看。之前他們來過兩次,第一次是因為人流量太大臨時關閉,第二次是因為設備維修,都沒看成。昨日他們是第三次來,卻只見一塊落款為中山公園管理所的溫馨提示牌寫著,因地鐵一號線開通導致公園人流量暴增。為確保市民游園安全,兒童島及動物園需增加一批安全設施設備,因此暫停開放(公園其他區域正常開放);結果,他們又吃了閉門羹。
對此,盧先生表示:“人流增加是可以預料的;中山公園應提前制定對策,而不是一關了之。”
之后,盧先生一家只好轉戰環島路的曾厝垵。盧先生說:“我們去了魚骨天橋,發現為了防止人多發生事故,管理方采取了一邊上、一邊下的對應措施;曾厝垵門口也增加人手維持秩序,這就讓游客有比較好的游玩體驗。”
和盧先生有同樣經歷的還有陳女士。昨日下午,陳女士帶女兒到中山公園,當她們興沖沖地走到動物園門口時,同樣被一條紅線、一塊提示牌攔下了,“結果只能在園里晃了晃就走了。”
昨日,記者也來到中山公園動物園,發現在通往動物園的亭子處拉起了一條紅線,而亭子臺階下放著“溫馨提示”牌,亭子里有幾名保安在值班;不少市民圍在紅線外,想進動物園,在得知臨時關閉后,都只能遺憾地離開了。記者隨即上前詢問保安這里何時能恢復開放。保安表示,暫時未接到通知。隨后,記者在中山公園內轉了一圈,發現公園的多個出入口,都放置有同樣內容的提示牌。
據了解,中山公園為區屬公園,根據思明區政府網站顯示,其由思明區市政園林局負責保護、建設與管理等。
中山公園,你讓市民如何愛得起
正式開門接待游客尚未“滿月”,中山公園的兒童島、動物園“再次”關門了;入口處“熟悉”的告示,讓市民們沒了期待,只剩失望的等待。
中山公園是廈門歷史最悠久的公園,它歷經風雨,重修多次,才有了今天的樣子。作為承載廈門人記憶的城市名片,中山公園的“一舉一動”總讓市民牽掛;而中山公園也不僅僅是廈門人的記憶,它所蘊含的歷史文化,使它成了廈門的旅游窗口之一。所以,在這里做好配套服務工作,正是有關部門加強城市管理、服務市民的應有之義。
但是,從去年改造開始后,中山公園兒童島、動物園的幾次開放再關閉,讓市民的熱情一再遭受打擊。有的市民甚至表示:“每次開放都大張旗鼓,沒多久又偷偷摸摸關閉;只在門口貼一張通知,什么時候開放都是未知數。”
市民的失望,表面上看反映出了有關部門對突發事態缺乏應對經驗及組織能力,對可能發生的情況預估不足———兒童島、動物園的兩次關門,都是因為節假日等因素引發客流激增而導致的接待力“崩潰”。此外,有關部門與媒體的訊息溝通也不足———大多數時候,有關部門都處于被動應對狀態、消息公布不“透明”、媒體對接不充分;或者僅是在園區貼告示,這就會讓很多“狀況外”的市民撲空。
以上這一切,從本質上暴露出了中山公園經營者和管理者服務意識的缺失:似乎兒童島、動物園是否開門,只是對老百姓的“施舍”。這樣的“衙門作風”實有本末倒置之嫌,試問,作為公共服務的提供者,相關部門是否知道,如此隨隨便便勢必將“磨滅”市民對有關部門的信任。現在要做的,就是需要有關部門拿出態度來,大大方方,明明白白,讓大家知道什么叫“誠意”。
兒童島、動物園開園一波三折
中山公園去年1月開始改造,兒童島與動物園區塊原計劃在2017年兒童節亮相,而實際上直到去年下半年才“登場”。
兒童島與動物園改造升級后的第一次開園是在2017年8月31日。開園過后的周末,不少市民趁著放假攜家帶口前來體驗新園。然后在開園不到一周后,公園便又匆匆拉上圍擋、貼出告示,“閉關”再次升級,主要是增加電子計數門閘。
兩個月多后,去年11月4日,動物園“悄悄”重啟。當然,不少家長也惦記著兒童島———看著其新設備安裝好已數月,卻沒開園的動靜。直到12月20日,適逢中山公園90周年慶,兒童島才千呼萬喚始出來,向市民免費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