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地鐵1號線開通運營,在地下空間演繹著流暢、快捷的交通節拍。(資料圖)
海西晨報訊(記者 雷妤 林愛玲)去年12月31日,廈門地鐵1號線開通運營。地鐵作為城市新興交通工具,在廈門的地下空間演繹著流暢、快捷的交通節拍。
今年“兩會”上,“地鐵”毫無疑問成為代表們關注的熱詞。大家建言獻策,希望把廈門地鐵打造成一道既方便市民生活,又能成為城市景觀的風景線。
將地鐵延伸至歷史重鎮灌口
市人大代表、集美灌口鎮田頭村村民陳水強
地鐵1號線是繼BRT開通之后的又一條快速通道。它激發了廈門老城與集美新城的活力,承載著許多集美市民的期盼。
陳水強是集美灌口鎮田頭村的一名村民。在他看來,地鐵1號線是廈門交通的骨干線路,拉近了島內外的距離。他說,在此基礎上,地鐵1號線是否可以往灌口鎮延伸,開辟一條支線?
陳水強介紹,灌口鎮是全國百強鎮、歷史重鎮,自2011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綠色低碳重點小城鎮”示范鎮以來,擁有許多省市重點公益企業,有多個商住圈,還有廈門醫學院、廈門一中灌口分校近萬名師生居讀,城鎮居民近30萬人,杏北工業區近10萬人,大家都期盼著家門口能有地鐵站。
打造“一站一品”城市景觀
市人大代表、廈門公交集團客服稽查中心主任楊錦強
在楊錦強看來,地鐵車站是城市文化載體,國內外許多城市的著名地鐵站都成為城市景觀或城市地標,吸引著成千上萬的游客慕名參訪。他建議,廈門地鐵站結合本土文化、國際流行文化元素,打造“一站一品”城市景觀。
“我之前去臺灣高雄市游玩,就專門參觀了美麗島捷運站,那里已經成為到高雄必去的一個景點。”楊錦強說,另外,北京地鐵四合院造型以及雍和宮站、南鑼鼓巷站等站點也很有特色。他統計發現,廈門地鐵1號線途經風景名勝區1處、歷史風貌街區2處、文物保護單位5處、歷史風貌建筑16處,閩南文化特質與內涵豐富。在地鐵1號線沿線,鎮海路站可以展示廈門老房子、老建筑文化;中山公園站可以展示廈門公園文化;集美學村站可以展示廈門鐵路建設和海堤精神;園博苑站可以展示園博苑微縮景觀。其中,集美學村站由集美老火車站改造而成,展現出濃厚的老廈門情結。
楊錦強建議,廈門可以引入國內外專業團隊,結合閩南文化與廈門特質,以市民感受、游客心態為突破口,按照廈門各地鐵站“一站一品”的模式,在地鐵站建設初期就融入文化氛圍營造的元素,打造城市景觀,讓廈門地鐵站成為聞名全國的廈門特色景點,同時衍生出明信片、紀念戳等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