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无套乱子伦精彩是白视频,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經濟企業 > 正文

廈門品牌農業建設碩果累累 建成23個農業示范基地

2018-01-12 09:27:31林雯圖?來源: 廈門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廈門如意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金針菇生產車間。(朱毅力攝)

  圖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華祥苑茗茶旗下茶葉基地。

  工作人員對進入超市的“三品一標”產品進行檢查。

  消費者掃掃二維碼,便知農產品的“身份”信息。

  現場檢查無公害農產品。

廈門日報訊(記者林雯圖/市農業局提供(除署名外))近年來,廈門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輸送政策和資金紅利加快品牌創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三品一標”認證、可追溯體系建設等工作多點開花,亮點紛呈,全市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得到了全面提升,帶動農業增效,促進農民增收,引領農村繁榮。

去年,我市農業部門超額完成任務,建成23個農業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其中包括8個蔬菜基地、3個水果基地、1個茶葉基地和11個畜禽產品基地。

從“田間到舌尖”

打造農業全產業鏈

在翔安區馬巷鎮的如意情白金針菇自動化生產車間里,一個個裝滿金針菇的菌瓶在全自動化生產線上和工人們手中有條不紊地來回傳遞著。一個1400ml的菌瓶從原料攪拌開始,經歷了裝瓶、滅菌、接種、培育、燒菌、出菇等一系列流程后,在全智能化設備的精準控制下,30多天后,每個菌瓶能收成400多克金針菇。在這個全國最大的金針菇生產基地內,每天有超過20萬瓶金針菇銷往全國各地。

食用菌工業化培養,僅僅是如意情集團產業版圖的冰山一角。這家成立24年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已建立起蔬菜種苗工廠化生產、新特優果蔬種植與加工、食用菌工業化培養、生鮮凈菜配送、大型商超品牌專柜銷售和智慧型農業科普觀光生態園等從“田間到舌尖”的全產業鏈,成功構建了農業與第二、第三產業交叉融合的現代產業體系。憑借旗下的蔬菜種苗、凈菜、冷凍干燥果蔬、腌制果蔬、金針菇、梅子、調理食品、如意葵酒等八大類百余個品種,如意情也成為消費者熟知并認可的農業品牌。

掛上“身份檔案”

實現全程質量管控

如意情的成功,是廈門在打造農業品牌方面極具代表性的一個成功案例。在元初、大潤發、天虹等超市的生鮮蔬菜貨架上挑選一包蔬菜,用手機掃一掃蔬菜外包裝上的二維碼,它們的“身份檔案”便一目了然――從播種開始,農產品在施肥、打藥、灌溉、采收、農殘檢測、銷售過程中的信息被全程記錄在案,短短一兩分鐘,消費者便掌握了農產品的所有“身份”信息。以先進信息技術為手段,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數字化管理,將農業投入品使用、農產品生產記錄、農產品銷售和農產品監管等各個環節全部納入系統平臺,并引入產地合格證明和企業誠信等級評定機制,實現對種植業產品從生產源頭到產品上市前的全程質量管理控制,這就是我市農業部門正在全力打造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

為快速擴大廈門市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的覆蓋面,近年來,我市還將“三品一標”獲證企業和省、市兩級龍頭企業及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全部納入了追溯系統管理。截至目前,全市已有73家企業與合作社開通了可追溯系統。上市農產品有標識、問題農產品可溯源、產品流向可追蹤、質量信息可查詢,不僅有利于政府部門展開監管,使農產品監管工作從終端管控轉變為源頭治理,更讓消費者真正能夠“買得明白,吃得放心”,從結果來看,這也與廈門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目標形成了充分統一。

農業標準化生產不僅是現代農業的成功基石,更是從源頭上遏制“餐桌污染”的一劑良方。為推進全市農業標準化建設又好又快發展,廈門設立專項扶持資金,不斷出臺惠農政策,持續推進農業基礎設施、“三品一標”基地和農業“五新”成果應用示范點等農業標準化工程建設。

【數據】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44家

截至目前,廈門市共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44家,其中市級龍頭企業44家,含省級32家,國家級12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中獲得中國馳名商標12個,福建省著名商標27個,福建省企業知名字號4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市級以上示范社73家,其中含省級24家,國家級4家。合作社獲得福建省著名商標8個。

“三品一標”認證產品 76個

全市共有“三品一標”認證產品76個,其中種植業產品74個,畜牧類2個。76個產品中,無公害農產品47個,綠色食品27個,有機食品2個。其中:同安區“三品一標”產品共26個,無公害農產品18個,綠色食品6個,有機食品2個;翔安區“三品一標”產品共27個,無公害農產品15個,綠色食品12個;集美區“三品一標”產品共19個,無公害農產品12個,綠色食品7個;海滄區無公害農產品2個;思明區與湖里區綠色食品各1個。

【新目標】

加大品牌農業

扶持力度

近日,我市正式印發《廈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品牌農業建設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了品牌農業建設的近期目標,進一步夯實品牌農業的發展基礎。

加強農業新品種選育推廣

到2020年,全市種植、養殖主推品種實現更新換代,良種覆蓋率達98%以上,優質專用率達85%以上。

實施種業創新發展戰略,支持企業開展商業化育種體系建設,鼓勵開展農作物新品種選育,積極培育農業高新技術企業,強化企業在技術創新和應用的主體地位,鞏固廈門蔬菜種子銷售集散中心地位,鼓勵支持引進示范推廣國內外優質品種。加強海峽種苗產業對接,積極培育海峽種苗品牌,著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骨干種苗企業。推進水產種苗生產規范化,加快對蝦等優勢水產種苗新品種研發與創新,提升廈門蝦苗品牌質量。大力發展林木花卉種苗業。到2020年,全市種植、養殖主推品種實現更新換代,良種覆蓋率達98%以上,優質專用率達85%以上,打牢品牌農業建設的基礎。

積極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

對廈門市農業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考核驗收合格后,一次性發放獎勵補助資金3萬元。

加強農業標準化建設,突出優質、安全、綠色導向,建立健全農業標準化體系,加快農業地方標準制定、修訂,指導農產品生產企業建立配套的生產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支持企業開展GMP、GAP、HACCP等國際通行的各類產品和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推動內銷與出口產品的標準接軌,加快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建立農業標準化示范基地,突出抓好安全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的關鍵和共性技術。到2020年,市級以上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場)達到50個以上,輻射帶動全市主要農產品規模生產基地實現按標生產。

嚴格農產品質量監督管理

對首次驗收合格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創建主體給予3萬元獎勵;第二年起對經考核合格的運行主體每年獎勵2萬元,并優先安排財政及農業主管部門扶持的涉農項目。

加強農產品產地環境凈化和保護,嚴格農藥、獸藥等投入品監管,落實農產品生產記錄制度,建立農產品質量誠信檔案。落實國家、省廳、市相關追溯平臺的互聯互通,實現信息的及時共享。完善經營主體開展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擴大農產品可追溯點。健全農產品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無縫對接機制,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監管,開展日常督導巡查及專項整治,做好監督抽查與風險監測的相互銜接,強化品牌農產品質量全程有效監管。

加快發展“三品一標”農產品

對“三品一標”認證企業進行資金扶持補貼,每認證一項無公害農產品的企業補貼2萬元,一項綠色食品補貼2.5萬元,一項有機食品補貼3萬元(由農業部進行認證的),一項農產品地理標志補貼3萬元。

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持續擴大認證數量和生產規模。進一步健全“三品一標”認證服務體系,簡化申報流程,提高認證效率。強化咨詢、培訓、技術服務,積極培育、支持各類生產經營主體申請“三品一標”認證。加強認證后跟蹤服務和規范化管理,不斷提高質量效益和社會影響力。到2020年,全市認證登記的“三品一標”累計達到100個以上。

打造廈門特色農業品牌

對上一年新獲得國家級、省級、市級重點龍頭企業,一次性給予獎勵30萬元、20萬元、10萬元;龍頭企業向中國證監會提出發行上市申請并經正式發行的,一次性給予獎勵20萬元;對獲得中國名牌農產品的農業龍頭企業,一次性給予獎勵50萬元。

大力發展蔬菜、水果、花卉、中藥材、水產等五大優勢特色農業產業,打造一批生產規模較大、產品品質優異、市場前景廣闊、能有效促進農民增收的農產品品牌。加快區域公用品牌創建,充分發揮“白交祠”牌地瓜等已有品牌商標的帶動作用,打造農業專業品牌基地。實施促進出口食品農產品品牌行動計劃,支持出口農產品品牌建設。組織特色的農業品牌參選“福建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與“福建名牌農產品”。實施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工程,不斷提升農產品加工增值率。培育一批品牌影響力大、產品系列開發、產業鏈條完整、科技創新能力強、社會形象好、綜合實力行業領先、年銷售收入上億元以上的農產品加工企業。

提升農業品牌管理服務水平

支持品牌企業走出去,不斷擴大廈門品牌農產品的國內、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大力拓展市場。

加大農產品品牌營銷推介力度。統籌城鄉需求,建設區域性農村電商物流配送中心和末端配送站點,發展農業電子商務等新型流通業態。發揮廈門市會展業優勢,加大宣傳推廣農業品牌力度,繼續辦好廈門名優特農產品展銷會,支持品牌企業參加“農交會”“茶博會”“綠博會”“林博會”“農博會”“漁博會”“世博會”“有機博覽會”“地標農產品專展”等各類國家級展銷會,支持品牌企業走出去,不斷擴大廈門品牌農產品的國內、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大力拓展市場。

記者手記

讓農業成為

有奔頭的產業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說起廈門農民,人們已經不再把他們和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形象聯系在一起,相反,映入腦海的是一張張有朝氣、有想法、敢拼敢干的年輕面孔。越來越多的“新血”進入了農業行當,很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在廈門,農民已經成為越來越體面的職業,農業已經成為越來越有奔頭的產業。

實事求是地說,要在耕地面積十分有限的廈門下好農業這盤棋,政府部門好比“戴著鐐銬跳舞”。但是,仔細觀察目前廈門的農業產業結構布局,我們也能清晰地看見,越是面對“先天不足”的條件,主管部門越是被激發出了強大的實踐創新能力。在總結大量經驗的基礎上,廈門在經濟體制、金融體制、獎勵機制、土地管理制度、城鄉規劃、人才培養體系、農村管理體制等方面推出了農業多元政策扶持,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不斷增強農業信息化程度和農技推廣服務能力,引導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逐步過渡、轉型升級,在有限的農用地上做強做精,打造出了符合廈門發展實際的品牌農業體系。農業不再“負重前行”,而是日漸成為充滿生氣的朝陽產業。

因此,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越來越多的“80后”“90后”敢于“下鄉當農民”了――正在現代化發展道路上一騎絕塵的廈門農業,讓年輕人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未來。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