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盛社區書院舉辦自然體驗營,孩子們樂在其中。(資料圖/湖里區提供)
興隆社區書院親子課堂上,小朋友們正在閱讀繪本。
金安社區書院學員擔任義務教師,傳播法律知識。
禾欣社區黨員積極參與社區書院課程。
“社區能人”黨員黃藝強為金尚社區居民開設攝影技術培訓課程。
廈門日報訊(記者 郭筱淳 通訊員劉靖虹)清脆悅耳的樂器聲從這里傳出,瑯瑯的讀書聲繞梁不絕,豐富多彩的活動打開了孩子們的新世界……對于廣大湖里居民而言,家門口的社區書院是課堂,更是居民協商議事的平臺、培育共同精神的載體、社區社會組織的孵化器,它已成為居民的文化家園。2015年7月以來,在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的部署下,湖里區發揚特區發祥地先行先試精神,在全市率先探索出了“六化、四平臺”工作經驗,實現了53個社區書院建設全覆蓋,并打造出金尚、金安、禾欣等一大批特色品牌社區書院。
步入新時代,如何讓書院更加健康、更加高效地運轉,讓每個居民更有獲得感?面對這樣的考題,湖里區積極開展“1+5”工作機制制定工作,通過制定和實施1個工作意見和“黨建引領、融合發展、運行管理、運行保障、正向激勵”5個專項實施意見,為社區書院的發展提升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礎、激發了動力,推動社區書院健康持續發展,進一步增強了書院的吸引力、影響力、生命力,使社區書院真正成為居民喜聞樂見、心向往之、學有所獲的精神家園。
【呼應新期待】
社區書院建設迎來發展新機遇
“重新走進學堂的感覺太好了,連生活都變得多姿多彩起來!”在金安社區,居民葛大爺向記者展示了自己的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記滿了參加社區書院課程的收獲體驗,他的臉上寫著滿滿的自豪。
的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社區書院發展的奮斗目標――在湖里區看來,只有牢記書院建設的初心,以群眾需要為導向,才能確保書院建設保持生命力。為此,他們通過制定、落實“1+5”工作機制,進一步把住方向、整合資源、規范管理、提供保障、激發熱情,呼應群眾對精神文化需求的新期盼。
近年來,湖里區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扎實推進各項工作創新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社區書院建設僅僅停留在標準化建設的初級階段,不尋求突破與創新,必然跟不上全區的發展。因此,建立一整套涉及書院“建、管、用、育”一體化的機制勢在必行,這樣才能指導社區書院更加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更重要的是,制定社區書院“1+5”機制也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要求的生動實踐,將向更高層次推動社區書院真正成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陣地、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新舞臺、推進基層治理創新的新載體。
【制定新機制】
全區總動員為書院建設獻智出力
“湖里區社區書院建設制度匯編”只有二十多頁,卻干貨滿滿,里面詳細記錄著“1+5”工作機制的產生過程與豐富內涵,更凝聚著二十多個街道、社區以及相關部門的智慧與力量。
記者了解到,“1+5”工作機制包括1個綜合指導意見和涵蓋黨建引領、融合發展、規范管理、運行保障、正向激勵等5個方面的實施意見。指導意見是總指導綱領,從較為全面、宏觀的角度對書院發展提出了基本方向要求,而5份實施意見則從不同角度對書院建設的要求進行具體明確與規范。簡單而言,“1”是基礎、總綱,“5”是細化、是延伸,6份文件相互關聯、缺一不可,形成了一套具有湖里特色的社區書院建設完整體系。
而在制定過程中,為了讓“1+5”機制更加接地氣、更符合需求,湖里區整合力量總動員――5個街道的分管領導、多個社區的主官等共同參與了文件的起草與制定,并邀請區委組織部、區委宣傳部、區民政局、區財政局、區文體局、區人社局等相關部門作為指導單位參與文件的擬定。
這份分量十足的機制方案,凝聚了太多人的智慧與心血。初稿形成后,湖里區文明辦組織召開了7次碰頭會,研究、修改文件內容,并進一步征求相關部門的意見。更值得一提的是,市文明辦還于去年11月上旬征求了全市各區文明辦主任、社區書院代表的意見,最終于去年年底正式出爐。
【發揮新作用】
破解難題推動書院建設再提升
黨的十九大剛結束,興隆社區就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這是一幅手工刺繡,碩大的黨徽散發著光芒,照耀著大地和海洋。原來,這幅刺繡由社區的臺胞創作而成,他們有感于生活的美好和社區的關懷,以藝術形式抒發對黨的熱愛。臺胞的心聲,正是湖里區社區書院蓬勃發展的真實寫照。可以說,在“1+5”工作機制的指導下,湖里區書院建設不斷突破難點,實現健康持續發展,成為真正令群眾滿意的民心工程。
堅持黨建引領,解決了書院由誰來把關定向的問題――湖里區明確由社區黨組織書記擔任書院理事會理事長,落實書記負責制,全面加強書院管理,還把紅色文化嵌入書院教學中,打通了基層宣傳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最后100米。
實施規范管理,解決了書院科學有效運行的問題――湖里區總結出理事會自管、市場化運作、合作化共建等管理模式,讓書院運行有章可依。
促進融合發展,解決了書院資源利用率不高的問題――湖里區通過整合場所、課程、師資等方式,形成了書院“搭臺”,多部門聯合“唱戲”的新格局。其中,湖里區首創的婦幼書院母嬰護理課程、中醫調理課程就與全區社區書院交流共享,讓更多百姓獲益。
緊盯長效發展,解決了書院發展不可持續的問題――湖里區從投入專項經費、引入公益組織、政府購買服務、社會公益資本參與等4個方面明確了書院運行的資金保障來源,為書院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能量。
而建立激勵機制,則真正解決了書院發展缺乏動力的問題――湖里區專門制定正向激勵機制,堅持以精神激勵為主、物質獎勵為輔的原則,大大提升了書院建設者、參與者的積極性。
亮點
“1+5”機制引領下社區書院各擅勝場
記者葉舒揚通訊員陳健森劉東文
【突出黨建引領】
禾欣社區:紅色課堂人氣旺
說到禾欣社區書院副理事長何項伯,許多居民都會不由自主地豎起大拇指。每當社區書院開展黨員參與的課程時,這名老黨員都會在一旁認真記筆記,詳細記錄上課的內容。課后,他還會在微信群及時發布內容,讓更多群眾有機會一起學習。“認真記錄可是咱們社區書院的好傳統,我也要堅持下去!”何項伯笑著說。
形成如此良好的風氣,與禾欣社區堅持黨建引領書院建設是分不開的。早在社區書院創立之初,社區的黨建顧問團就參與其中,積極向群眾征集課程建議,以居民的需求為第一出發點。為了讓課程的設置更加合理,每一堂課都要經過社區黨總支的審核,課程安排也都進行統一調配。不僅如此,社區黨總支還開辦了“紅色課堂”,每個月都有主題黨課和紅色基地的參觀實踐,社區黨員都會主動積極參加。
在黨組織的引領下,禾欣社區書院始終充盈著正能量,學習內容和形式都豐富多彩。如今,社區書院更成了宣講十九大精神的絕佳平臺,不少居民更是主動聯系社區,希望能多學習、多領會。
【促進融合發展】
興隆社區:打造兩岸交流平臺
每周四9時,興隆社區的臺胞居民王和美都會準時出現在社區書院,開始“媽媽講堂”課程。提升女性魅力、美妝美甲、關愛女性心理,這些課程深受社區婦女喜愛,王和美也很樂意與大家分享生活點滴。她告訴記者,有了社區書院這樣的平臺,她得以走出家門、認識更多鄰居朋友,讓生活更加豐富充實。
興隆社區居住著三百多名臺胞。社區書院建設之初,就有意要打造成匯聚兩岸情感、增進交流的平臺。閩臺文化長廊“暇謐隆屋(什么都有)”、活動中心“晤里悟我(有你有我)”、議事廳“臻喜齋(真實在)”,這些用閩南話諧音取名的活動陣地,組成了獨具特色的興隆社區“立體”書院。而在師資方面,中醫博士林岳坤、音樂老師林啟源等臺胞社區能人積極參與授課,讓書院充滿了濃濃兩岸情。
“興振五湖華夏脈,隆禾千里鷺臺緣”,一副對聯展現了興隆社區書院的建設成果。如今,三分之一的臺胞居民成為社區書院的常客,每年的聯誼會、迎春會上,也都能看到臺胞的身影。“兩岸一家親”的社區精神,正因社區書院而漸漸發揚壯大。
金尚社區:充分挖掘群眾資源
每一位走進金尚社區書院的參觀者,都會被其清新的裝飾風格吸引。一根根木柱排列開來,將書院隔成幾個大小不一的活動場所,再配以古樸典雅的裝飾,讓人仿佛置身“私塾”中。 “這要感謝黃錦川老師的設計,呈現了咱們書院獨特的風格。”社區工作人員說。
社區書院建設伊始,社區黨委就向共建單位、專業機構、居民群眾招募書院策劃師,最終,包括志愿者黃錦川在內的設計、藝術、裝修、施工、管理等專業技術人員組成了社區書院建設策劃師團。無論是書院的功能結構、裝修設計,還是材料挑選、綠化軟裝,這些“社區能人”無不參與其中,最終打造成上有藝術感、下能接地氣的社區書院主陣地,并交由黃錦川負責運作管理。可以說,正是社區能人賦予了書院生命力。
以書院的落成為基礎,金尚社區開展了“筑巢引鳳”和“反哺社區”兩大計劃,充分挖掘社區的群眾資源。一方面,趙亞娟、高金聰、張麗等社區優秀志愿者入駐書院,分享志愿經歷、開展志愿活動,25家共建單位也開設了黨建、文化、科普等課堂;另一方面,有需要的創業居民紛紛承接書院課程,居民汪海豐的“智慧媽媽課堂”、黃藝強的“樸水仙堂”茶具花器店等,都深受居民歡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良性發展的金尚社區書院已經生根發芽。
禾盛社區:把書院搬進大自然
“快看,那只鳥正在撲騰翅膀,多美呀!”聽到這話,孩子們紛紛拿起望遠鏡看向樹叢。不一會兒,幾只鳥兒騰空而起,小朋友們開心地手舞足蹈起來。比他們更激動的是同行的觀鳥協會成員,能夠近距離觀察到這些稀有的鳥類,他們不虛此行。“真羨慕禾盛社區書院,能有這樣優秀的場所。”一名成員感嘆道。
包括水晶森林小區在內,禾盛社區擁有眾多動植物種類豐富的場地。社區書院充分利用生態優勢,將這些場地變成“自然體驗營”,讓自然教育落實到社區居民當中。硬件上,社區書院完善了教學場地、購置了望遠鏡,為小區的植物和動物制作了掛牌;軟件上,和廈門小小鷗中國青年觀鳥聯合會、露豐堂(中醫)等單位合作,開設中醫、觀鳥、植物、天文、農耕、茶文化等自然特色書院課程。14大門類的自然體驗課程、寒暑假開辦的特色體驗營,吸引了居民們的目光,成為轄區青少年的樂園。
“享受探索自然的過程,對生活充滿敬意。”“自然體驗營”的開設是成功的。近段時間以來,社區內的生態破壞現象明顯減少,居民們越來越愛護自己生活的家園,垃圾分類等環保行動也得到了更有效的開展。
【實現良好運行】
金安社區:書院管理妙招頻出
在金安社區書院上課是怎樣一種體驗?每天,社區書院都會提前將當天的課程列表排好,通過多種渠道向居民公開,由大家選擇。社區志愿者會提前到位,將活動場地的燈提前打開,收拾整理環境,引導居民有序入場。社區工作者則會隨時在崗,專門監督、協調每天的課程安排,防止混亂。
流暢的管理模式不是一天形成的。金安社區書院建設之初,由于缺乏有效管控,常常出現場地沖突的情況,一名學員可能要同時參加兩堂課。為此,不少書院老師之間也產生了些許矛盾。有鑒于此,社區專門設立了課程登記窗口,由專人負責每天的課程安排,管理場地,即使出現臨時使用場地的情況,也不會再產生沖突。
在保證硬件的基礎上,金安社區書院在激勵群眾參與方面也下足了功夫。每名參與書院日常管理的志愿者,都能將書院服務的時長轉化為志愿服務時長,參與社區的各類考評。書院也成為群眾展示能力的大舞臺:包括社區義務法官吳秀丹在內的許多書院老師,在積極參與書院課程的過程中逐漸成長起來,華麗轉身為社區社會組織的帶頭人。建設資源整合、服務內容融合、管理機制綜合、群眾組織聚合,如今,金安社區書院正在向著嶄新的發展方向穩步邁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