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企業發展活力 催生新業態新模式 圍繞“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等方面,積極培育排頭兵企業,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同時,力爭培育5個省級以上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動態選擇70家左右企業納入高成長企業培育計劃,培育2000家以上“小升規”企業。 抓平臺共享,催生新業態新模式。支持咪咕動漫、4399等平臺型企業加快發展,鼓勵美亞柏科、中航思爾特、金旸等企業拓展形式多樣的共享平臺的商業模式,實現多種信息資源的鏈接共享,打造基于“互聯網+”的新型商業生態。線上開展“百企上云”專項行動,打造兩朵云(制造云和軟件開發云),2018年首批推動300家企業上云(制造業100家,軟件業200家),降低制造業轉型成本、提升轉型效率。線下打造共享工廠,將引入沈陽機床I5智能制造共享中心,為企業提供“拎包入住、機床即時共享”的服務新模式。建立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加快建設市級大數據中心,打造1+N(1個自建涉密和敏感計算存儲數據中心+混合使用各大運營商和BAT等第三方云計算平臺)數據中心建設和運行模式,帶動廈門云計算和大數據產業發展,提升城市軟實力。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為企業提供精準服務 著力抓好融合發展,包括加快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圍繞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關鍵環節,加快工業軟件、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集成應用,培育協同制造、個性化定制等網絡化生產新模式;加快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大力發展服務型制造,鼓勵制造企業主輔分離,開拓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全生命周期管理、遠程運行維護等服務;加快數字化與城市服務融合。加快數字經濟與民生應用的融合,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推進“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政務”等領域建設,讓數據多跑路、百姓少跑腿。 通過創新機制、體制,為企業發展做好精準服務。探索產業政策與財稅、金融、人才等政策的銜接集成。研究出臺新政策,繼續為企業降本減負。完善運行機制,促進各類項目早開工、早竣工、早投產。接下來,我市將著力抓好兩節生產,力爭實現工業首季“開門紅”。 【數說2017】 工業增速創近年最好水平。全年規上工業增加值1437.16億元,增速8.1% ,創三年來最好水平。去年9月開始,規模工業增速反超GDP增速,工業對經濟正向拉動作用加大。 企業運行效益進一步提升。全年實現工業稅收319億元,增速10.9%,比全市稅收增速9.4%高1.5個百分點。去年1月-11月,規模工業實現利潤總額305.98億元,增長22.36%。 產業投資集聚效應明顯。全年完成工業投資428.27億元,增長7.7%,其中技改投資占工業總投資61%,增速全省第一。平板顯示、集成電路、LED制造業占工業總投資比重近50%,生物醫藥、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增速超過124%。 兩化融合發展水平位居全國前列,新增96家通過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企業。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近200家,規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67.7%。 信息共享走在前列。市民卡App正式上線,“i廈門”平臺用戶總數突破216萬人,四大基礎數據庫整合優化,為全市33個部門、多個業務領域提供市民基礎數據共享服務。 【展望2018】 新時代有新作為!強化創新驅動、改革推動、融合帶動,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一個個熱詞傳遞出了2018年我市推動廈門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決心和魄力。 2018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我市將堅定不移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廈門工業高質量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力爭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5%,工業投資增長15%以上,全市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1%,能耗增量控制在1400萬噸標準煤以內。 |
相關閱讀:
- [ 01-18]廈門30位擬提任干部任前公示
- [ 01-18]廈門打響水污染防治攻堅戰 出臺方案提出四大工作任務
- [ 01-18]“一帶一路”郵輪航線再發力 廈門多項工作迎來開門紅
- [ 01-18]廈門將開展“非遺”普查 今年3月至6月進行
- [ 01-18]廈門17件作品斬獲我省美術最高獎項“八閩丹青獎”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