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不讓行人示意圖。黃勁超 制圖
海西晨報訊 (記者 陳小斌 通訊員 周永寧 郭獻智) 斑馬線被視為“生命線”,如果駕駛人在線前未禮讓行人,那么,斑馬線就可能成為“奪命線”。
昨日,記者從廈門市交警支隊了解到,去年斑馬線不禮讓交通違法行為共查處13963起,廈禾路后濱路口查處量最多。廈門交警提醒,如果機動車在斑馬線不禮讓行人造成交通事故,當事駕駛人極有可能要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
13963起
“車不讓人”行為遭嚴查
記者獲悉,2015年1月19日起,廈門交警啟用“機動車不讓行人”抓拍設備,嚴查機動車在斑馬線前不禮讓行人的交通違法行為。截至2017年12月31日,廈門交警共查處斑馬線不禮讓交通違法行為47093起,平均每天查處約43起;其中2017年共查處13963起,日均查處38起。
有沒有駕駛人“屢教不改”呢?有。數據顯示,2017年里,有21輛機動車因在斑馬線前不禮讓行人而被累計查處3次,還有380輛機動車累計被查2次。
交警表示,根據《廈門經濟特區道路交通安全若干規定》的規定,對于該類交通違法行為,當事人將面臨罰款300元、記3分的處罰。
28.67%
廈禾路后濱路口居首位
2017年,哪些路段“機動車不讓行人”交通違法行為較多呢?交警整理出了“十大違法地點”。
廈禾路后濱路口以4003起的查處量位列榜首,占總數的28.67%。緊隨其后的,是廈禾路文塔路口、臥龍路與蓮前西路交叉口東出口,查處量分別是1636起和1340起。第四名和第五名分別是前埔西路與蓮前東路交叉口以東東出口和西出口,查處量分別是1169起和1153起。
此外,滄虹路海興路路口和南山路凱興路口至仙洞路口段,查處量都是228起,同樣“榜上有名”。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路段的交通雖繁忙,但查處量并不多,如鷺江道、廈禾路故宮路口、鎮海路、思明南路等,2017年的查處量均為1起。
15.46%
9時至10時查處量最多
除了違法地點外,違法時間也值得分析。
數據顯示,2017年里,9時至10時的查處量最多,占比15.46%;8時至9時緊隨其后,占比12.93%;排名第三的是15時至16時,占比12.02%;排名第四的10時至11時,數量也有不少,占比10.97%。
交警表示,上述高發時段,路上的行人和車輛都比較多,司機斑馬線前不禮讓行人的行為也就相應較多。
38.8%
2017年被查處的駕駛人中,男司機占85.4%,女司機占14.6%。
從年齡來看,70后“急性子”最多,占38.8%,成為斑馬線前愛踩油門的群體。緊隨其后的,是80后駕駛人,占37.1%,60后和90后分別占11.6%和10.4%。此外,已經60歲上下的50后,占比也有2.1%。
交警表示,該數據要結合駕駛人群體的基數考慮,目前,廈門的駕駛人主要還是以青壯年男性居多,所以這部分群體被查出量也相對較多。
73.75%
社會車輛斑馬線前沒耐心
日常生活中,不少市民覺得出租車車速較快,常常行云流水般地穿梭于車流之中。那么,出租車不禮讓行人的情況多嗎?
數據顯示,被查處的車輛大部分是小型汽車,占99.03%。而其中,又以社會車輛占比最高,達73.75%,公司單位車占20.64%。忙著載客的的士司機,開起車來比較有耐心,查處數占5.61%。
當然,這部分數據同樣跟基數有關,目前在路上行駛的小型汽車中,主要還是以私家車為主,出租車在所有車輛中的占比并不高。
車不讓人引事故 或承擔全部責任
現實生活中,機動車在斑馬線前不禮讓行人而造成交通事故的情況已多次發生。要提醒駕駛人的是,如果機動車在斑馬線不禮讓行人造成交通事故,當事駕駛人極有可能要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
案例一
撞上行人駕駛人擔全責
2017年6月12日10時許,江某駕駛一輛轎車上路,沿著廈禾路(輪渡方向)行駛,并在一處斑馬線上,與正在過街的行人劉某發生碰撞,導致劉某受傷后送醫搶救無效死亡。
經查,駕駛人江某駕車行至斑馬線時,未停車禮讓正過街的劉某,對本次事故負全部責任。
案例二
斑馬線前她撞倒三個人
2017年7月21日8時22分,袁女士駕駛一輛小轎車,沿金尚路由北往南方向行駛,當車行駛至金尚路金盛路段斑馬線時,與正通過斑馬線的3人發生碰撞,造成3人不同程度受傷,其中1人搶救無效死亡。
經認定,袁女士駕駛小轎車行經斑馬線時,未停車禮讓行人,該行為與事故的發生有直接因果關系,因此需承擔本次事故的全部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