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導報訊(記者 李方芳 通訊員 石青青) 昨日,福建省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小腸疾病學組在廈門成立,福建省找(早)癌八閩行活動也同期啟動。導報記者獲悉,中國沿海地區的炎癥性腸病患者,近年來發病人數呈上升趨勢,原本少見的“罕見病”如今變得不再罕見。 76歲的廈門市民老陳,這兩年反復發熱腹瀉,吃的不少體重卻下降了30多斤,做了兩次全身PET-CT,都沒有確診究竟是什么問題。 三個月前,老陳到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就診,醫生反復梳理病史和細致檢查后,認為老陳患上克羅恩病的可能性很大,進行了內鏡檢查后,明確了診斷并做了手術,目前老陳恢復良好,體重增長至正常。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消化科教授智發朝介紹,這個很少聽說的克羅恩病是炎癥性腸病的一種,在兒童和年輕人中高發,而且這種病有一個規律很明確:發達地區的患病人數多。 目前,克羅恩病的發病原因不明,但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陳建民說,根據臨床的接診情況,五年前可能一兩年才遇上一例,到現在一個月、有時候一周都能遇到一例。 據介紹,克羅恩病主要表現為腹痛、體重下降,有些病人也可能有腹瀉、血便,比較典型的癥狀是肛周病變,包括肛瘺和肛部膿腫。該病患者數量增長的原因,不僅僅是發病率增多,也與檢查設備精準度提高有關系。 醫生提醒,由于常規體檢不包括消化內鏡,市民往往容易忽視腸道問題。各種腸病早期若被檢查出來,醫生可以制定好治療方案及時進行治療,如果到了中晚期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期,不僅治療成本高出許多,治療效果也遠不如早期治療,因此建議市民每3年做一次內鏡。 |
相關閱讀:
- [ 11-06]反復發熱淋巴結腫大 當心EB病毒
- [ 09-19]爸爸兒時曾發熱抽搐 當心寶寶也中招
- [ 09-06]寶寶發熱消瘦腹“鼓包”?警惕腎母細胞瘤
- [ 12-16]市民因咽喉不適亂吃潤喉片 導致腹瀉止不住
- [ 11-14]近期應特別關注流腮、水痘、病毒性腹瀉、猩紅熱
- [ 11-08]肺炎和腹瀉是幼兒主要殺手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