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滄阿羅海城市廣場在安裝除顫儀時,還進行了現場急救培訓。(資料圖)
自動體外除顫器(AED)是一種便攜式的醫療設備,可以診斷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給予電擊除顫,是可被非專業人員使用的用于搶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醫療設備。
海西晨報訊(記者彭怡郡)“公共場所增設除顫儀是很有必要的,對第一時間急救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農工黨思明區基層委主委王萍說。此前,晨報對廈門公共場所配備的自動除顫儀(AED)設備不足情況進行了調查。近日,晨報記者采訪了曾提交過相關提案的農工黨思明區基層委主委王萍,了解她對增設除顫儀的看法。
王萍介紹,農工黨思明區基層委在2016年思明區政協第八屆一次會議中,提交了《關于健全公共場所院外急救體系的建議》,其中,對配備除顫儀的必要性及管理方法做了詳細闡述。
據了解,及時除顫是迄今公認制止心臟病猝死的最有效方法。根據醫學研究和臨床證明,如果在患者心臟停止跳動的4分鐘內,使用除顫儀并進行心肺復蘇,能夠大幅度地提高救活率。但在這“黃金4分鐘”內,急救人員很難趕到現場。因此,配備除顫儀等公共場所院外急救設備很重要。
“我們翻閱了廈門與急救相關的新聞,了解到除顫儀在緊急情況下使用效果很好。考慮到廈門除顫儀數量較少,因此寫了這份提案。”王萍說,這份提案被評為優秀提案,在提案推動下,鼓浪嶼紅十字救護站放置了首臺“救命神器”———自動除顫儀。此后,海滄、集美等地的公共場所也陸續增設了一些除顫儀。
此前,晨報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廈門目前擁有的除顫儀僅為100余臺,與國內一些城市相比數量遠遠不夠。據了解,上海配備的除顫儀超過1000臺,深圳已采購5000臺除顫儀,并計劃在10年內配備1.8萬臺。美國、日本等國家配備除顫儀的數量更多,美國目前社會保有量超過100萬臺,日本有32萬臺。
王萍建議,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例如火車站、機場等地,還有一些較易發生突發事件的體育場館都應配備除顫儀。“這是一項補民生短板的好項目。除了相關單位、場地管理方負責采購外,政府也可以出資購買。”
目前,海西晨報社聯合復旦大學廈門校友會、廈門救心圈志愿者服務隊正在推動除顫儀在更多公共場所落地,并對廣大市民提供急救知識培訓。
提高市民急救水平是重中之重
既然除顫儀如此重要,為何目前廈門公共場所配備的除顫儀仍然較少?總結起來,有兩大原因:其一是使用問題,其二是管理問題。近日,晨報記者咨詢了相關專家、醫療人員,對除顫儀落地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解析。
緊急情況下誰來用?
除顫儀操作是否困難?發生突發事件時,除顫儀由誰來使用?
王萍表示,除顫儀的操作過程并不困難。當有人發生猝死現象時,只需把除顫儀貼在人體相應位置。除顫儀會通過語言提示,指導施救者做下一步急救措施,如按壓、人工呼吸等。除顫儀也能自動讀取心率,當心率正常時,不會發出電擊。
據統計,目前,廈門的救護員取證人數約3萬人,比例不到1%,接受過應急救護知識的市民人數也不多。當有人發生猝死情況時,很多市民可能不敢拿起除顫儀進行施救。
王萍表示,在使用除顫儀時,最好由具備急救知識的人員來操作,因此提高群眾的急救知識水平是重中之重。政府應當開展急救知識和技能的宣傳教育培訓,特別要鼓勵公共場所服務人員參加。各社區、街道辦應積極開展居民急救常識宣傳活動,開發“居民急救手冊”APP。
日常管理誰來做?
除顫儀安裝后,該由誰來管理、如何管理?
除顫儀的電池兩三年需要更換一次,施救后除顫儀的電極片需更換。
廈門市醫療急救中心醫務科科長董蓓蘊建議,配置除顫儀的場所及所屬機構參與管理、定期巡視,并確保配置場所有一定比例的工作人員接受過急救培訓。
農工黨思明區基層委宣傳委員王雪蓮建議,在除顫儀外加裝安全盒,安全盒需通過掃微信或刷身份證才能打開。
在除顫儀上安裝定位設備也是一個不錯的設想。除顫儀被移動后的路徑可以全程監測,同時可把除顫儀納入廈門急救網絡體系。經過后期技術開發,市民可以通過掃碼等方式,查看除顫儀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