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生協會開展扶貧慰問活動,幫助計生群眾解決實際困難。
在計生協會的幫助下,集美區后溪鎮前進村的獨女戶張力生的花卉種植產量和質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廈門日報訊(記者 楚燕 通訊員 王陳涓章文)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重點攻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任務,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做到脫真貧、真脫貧。計生協會干部將計生困難家庭掛在心間,在精準幫扶中做到“走心”。“走心”二字,看似簡單,做到卻殊為不易。為了讓計生困難家庭脫貧致富,讓群眾在精準幫扶中受益,我市各級計生協會集思廣益,結合群眾的實際情況,不斷創新幫扶模式,取得顯著成效。
及時解住房之困 及時幫創業之難
同安區蓮花鎮蓮花村寨內自然村的葉老伯今年56歲,先前住的是100多年前蓋的舊泥瓦大厝,大厝房間透風漏雨,天井雜亂地堆放著鍋碗瓢盆,幾乎頓頓“野餐”,大冬天洗澡用的居然是冷水。
葉老伯是二女戶,他本人患有痛風,妻子2003年得癌癥去世,他好不容易把兩個女兒拉扯大,大女兒出嫁了,生活依然困難,他靠打工的小女兒每月給的一兩百元以及村鎮的慰問和幫扶維持生活。
去年12月28日,市計生協、同安區計生協前往葉老伯家慰問。現場,廈門市計生協常務專職副會長和陪同的同安區委副書記、區計生協會會長指示,要抓緊幫助解決葉老伯的住房問題。次日,蓮花鎮計生協會立即行動起來,由鎮政府出資幫葉老伯在村里租賃了一處鋼筋水泥房,暫時解決了葉老伯的居住、洗熱水澡、煮飯等問題。不僅如此,得知葉老伯有一塊宅基地并且有房契證,鎮政府領導要求村干部幫葉老伯辦理申請批建手續,盡快幫其蓋新房,對于建房費用,鎮政府也將幫助解決大部分資金。
許女士和丈夫是同安汀溪一對歌仔戲名演員,他們有個共同的夢想――創辦自己的薌劇團,可是收入不穩的他們要拿出這么多錢來實現理想,談何容易。許女士說,他們夫妻倆好不容易從親友那里東拼西湊了7萬多元,連購買設備都不夠,更別提組建劇團了。此時,同安區計生協、同安汀溪鎮政府幫她申請了10萬元的“農村計生幸福工程”小額貼息貸款,解了夫妻倆的燃眉之急。2017年1月,夫妻倆終于組建起了“廈門市清文軒薌劇團”。
據了解,此類精準幫扶,同安計生協已開展很多年。僅2017年,同安區在金秋助學、辦理意外傷害保險、購買意外險、幸福工程、安居工程等生育關懷精準幫扶項目方面,就投入了400多萬元,此前每年都花費幾百萬元,得到當地干部群眾的點贊。
困難戶帶動困難戶 創新幫扶顯成效
思明區的李素真,曾經是年輕的計生困難戶,同區的空巢老人李阿婆,也是區計生協的幫扶對象。她們的人生原本并無交集,卻因為思明區計生協的幫扶項目聯系在了一起。
幾年前,李素真創辦了“捷好家政服務公司”,思明區計生協則成為李素真的“客戶”,向她的公司購買了陪護轄區空巢老人和五保戶的服務,李阿婆也在計生協開出的這份陪護名單中。一來二去,李素真便和李阿婆成了忘年之交。
據了解,思明區已經連續三年被中國計生協列為“計生特殊家庭幫扶模式探索項目試點區”,該區在此項目的一大特色,是創新。以李素真為例,她原來在家政公司上班,后來又自己創業,在幫扶過程中,計生協工作人員發現,可以利用她家政服務的資源,將中青年困難計生戶與需要幫扶的空巢老人、五保戶結合起來,既解決資助對象就業,又服務社會弱勢群眾,一舉兩得。于是,計生協投入幸福工程項目資金20萬元,由第三方公司聘用10名常住、流動困難母親,定期為計生特殊家庭、空巢老人、五保戶、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保潔、陪伴聊天、讀報、買菜等服務,為“三無老人”提供免費送餐上門服務,取得良好成效。
蓮前街道彩虹幼兒園的園長何彩紅,原來是計生小組長,當她看到轄區大量外來員工子女上幼兒園有困難時,幼師出身的她便辭了工作,邀請多位計生受助母親創辦幼兒園。創業之初,思明區計生協通過“幸福工程”幫扶項目給予她資金幫助。一年半后,幼兒園就順利還款,幼兒園日常運行也走上了正軌,并在市計生協的指導和補助下,成為廈門市早教示范點。
像李素真、何彩紅這樣的例子,在思明區還有700多例,她們都是思明區計生協“幸福工程”的受益者。精準幫扶讓計生困難家庭擁有了滿滿的獲得感。
一條龍幫扶 助殘疾獨女戶脫貧
集美區后溪鎮前進村的獨女戶張力生患有強直性脊柱炎,是個殘疾人。2007年,村計生協會組織走訪他的家庭,當時一家三代住在建了好幾年都沒裝修的屋子里,破舊的餐桌和幾張長短不齊的椅子看了令人心酸。張力生的母親流著淚說,這房子是跟親戚借錢建的,這幾年因為媳婦體弱多病,兒子脊椎看病也要花錢,債務一直沒還清。不過張力生有個特長,他在村里自己的土地上種植了一畝多的菊花,每年靠賣菊花補貼家用。
了解情況后,村計生協積極為他家爭取到區計生協下撥的幸福工程貧困母親幫扶資金3000元。他用這3000元買了電線和控制器,拉電線到田里用于補光,即每天夜里用紅外線燈補充日照五六個小時,促進花卉生長。原先他用的是柴油機發電,裝了電線后,每批菊花可以省掉2000元成本;對身體不便的他來說,用電后,每天晚上不用數次去照看柴油機的運轉情況,只需在家里控制開關就可以。
他妻子說,丈夫雖有一些種花經驗,但以前都是土辦法,加上資金不充足,種出來的鮮花總是比別人差。為此,村計生協會幫他申請加入鮮花種植協會組織,為他提供科學的種植技術和銷售一條龍服務,平時還經常陪同技術員到田間關心指導他種花,并送上專業報刊傳遞信息。
兩年后,計生協根據他的實際情況,又給他申請了市計生協會農村重點幫扶項目5000元,用于完善種植場。此后,他的種植面積從2畝擴大到5畝,從幾個品種增加到十幾個品種,從單一的營銷擴大到多個渠道營銷。生產規模的擴大使花卉產量大幅提升,種植技術的提高使花卉質量得到飛躍,生產效益的提高使收益得到大幅提升。他利用賺來的錢,把舊房加蓋并進行裝修。
此后,集美區計生協得知張力生很希望建立鋼架構的大棚,以進一步大幅提高產量,就立刻幫他想辦法。按照“幸福工程”小額貼息項目的條件,計生協幫他向紅十字會申請了20萬元的免息貸款(免掉利息2萬多元)。拿到貸款后,夫妻倆流下激動的淚水,連連感謝計生干部關心群眾,真心實意為群眾排憂解難。鋼架構大棚的經濟效益更明顯,貸款一到期,夫妻倆準時把貸款還掉了。
如今,張力生一家人的生活已發生巨大變化,房子加了一層還進行了裝修,自己又買了一部面包車方便運輸,生意紅火,日子越過越順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