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海員制作的龜糕印。
龜糕印雕刻是門精細活,每一刀都很講究。
潘海員從來不用機器,全靠純手工制作龜糕印。
海西晨報訊(記者吳宇豪)在中山路南轎巷,有一間七八平方米的工作室,里面擺滿了大大小小的龜糕印。廈門惟一一位龜糕印雕刻技藝人潘海員,靠著一張從祖上傳下來的老桌子、一套100余把各式各樣的刻刀、一副眼鏡和一盞臺燈,幾十年如一日地從事龜糕印手工雕刻工作。
1979年,潘海員開始跟著父親學龜糕印雕刻,這刻刀一握便是近40年。雖然現在龜糕印的需求越來越少,但作為龜糕印雕刻技藝的第五代傳承人,他始終沒有放棄的念頭。為了留住這門手藝,左腿天生殘疾的他以頑強的意志扛起重任,努力尋找傳承人。
十年苦練方下刀刻處女作
龜糕,是用模具將糯米原料印出烏龜造型制作而成的一種糕點。在閩南地區,每逢大小民俗節日,供桌上都少不了龜糕。龜糕印雕刻技藝作為閩南傳統的雕刻技藝,至今已傳承百年。潘海員是這種技藝的第五代傳人,也是廈門地區惟一的龜糕印雕刻技師。
潘海員祖籍安溪,他的太祖父潘儀一輩就開始從事龜糕印雕刻,祖父潘乾在50歲時帶著這門手藝落戶廈門。從小,潘海員對龜糕印就有著不一樣的情感。
1979年,高中畢業的潘海員開始跟著父親專職做龜糕印。父親為了讓潘海員打實基礎,光是打洞磨邊,就讓潘海員學了三年,之后的七年時間也只是讓他打打下手,刻刻月餅模具。直到1989年,潘海員才完整地刻出了人生中第一把龜糕印。
潘海員說,自從開始學刻龜糕印,手要么被木錘敲到,要么被刻刀扎傷,最多的時候,雙手被刻刀扎了十幾個洞。一年到頭來,只要洗手總會帶著刺痛感,可他從未放棄。
床邊放紙筆捕捉夢中靈感
在學習刻印早期,潘海員的床邊總會放著鉛筆和紙張。有好幾回,潘海員在睡夢中夢見了花草的形狀,就趕緊起身畫下來。如今,每一幅龜糕印的圖形都雕刻在他腦海中。
龜糕印雕刻技藝工序復雜,涉及工具繁多,包括木鋸、刨刀、繪圖筆、尺、斧頭、油漆刷、大小刻刀等。潘海員說,每個工具的使用,從入門到精通少則幾個月,多則要若干年。
雕刻分為陰雕和陽雕兩種,潘海員的龜糕印雕刻手藝屬于陰雕。潘海員在傳承祖輩技藝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添加了更多寓意深刻的代表性花紋,如魚、銅錢、壽桃等,同時增加了月餅模、素餅模等模具類型。
潘海員所雕刻的龜糕印具有濃郁的閩南特色,龜甲、龜足、龜首十分逼真,尺寸大小不一,最大的直徑78厘米,最小的直徑僅3厘米。他以刀代筆,讓壽龜從一塊塊木板中“脫殼而出”,變得栩栩如生。
手工雕刻賦予作品生命力
在潘海員看來,一把小小的龜糕印,每一刀都要很講究。角度是否準確、凹處深淺是否得當,都會影響龜糕印的成敗,而這手藝靠的是經年累月的練習。潘海員說,完成一把簡單的小龜糕印,大約需要兩三天時間,而圖案較復雜、較大的龜糕印,則要花一個多星期制作。
對于制作龜糕印的木材,潘海員都堅持親自挑選。他向記者透露,樟木買回家后,他都會先放一年,讓木材水分蒸發,以便下刀。由于木材的質量不同,有時一塊長近1米的木板只能制作出一把中型的龜糕印。
曾有買家稱贊潘海員的作品像是機器刻出來的,可事實上,潘海員從來都不用機器,全靠純手工制作龜糕印。“機器雕刻和手工雕刻完全不同,手工雕刻出來的作品是有生命力的。”潘海員說。
不僅如此,潘海員還將傳統元素與現代元素結合,采用不同材質的木頭,將龜糕印從以往的生活用品,發展成為具有吉祥寓意的精美工藝品,從而具備收藏價值,吸引了許多外地客人專程來購買。
尋找傳承人讓技藝活下去
2000年以前,潘海員的龜糕印工作室生意火紅。當時,他還承包了廈門市場大多數月餅模具的制作。后來,隨著機器雕刻的發展,低成本的塑膠模具盛行,傳統的龜糕印需求量大幅減少。“以前一天能賣出十幾把,現在有時一個月都賣不出去一把。”潘海員說。
即便如此,潘海員仍堅守著這一祖上傳承下來的手藝,同時也在尋找傳承人。為了留住這門老手藝,不僅潘海員在努力,思明區文體出版局、思明區文化館等相關部門也給予了大力支持,協助他在外圖書城開設了“雕刻傳統,印記鄉愁”展示暨公益培訓班。
培訓班上,從器具手法的熟悉使用,到龜紋的繪制學習,潘師傅對學員們都耐心地輔導。他告訴記者,龜糕印雕刻技術并非不傳之秘,鼓勵社會上對龜糕印雕刻技藝有興趣的人士都來學習,將這門手藝傳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