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點3· 建立全面垃圾收集處置機制 通過陸源控制、沿岸保潔、海面收集、無居民海島清理、入海口攔截收集等體制機制的建立,再加上漳州龍海市北溪、西溪、南溪三座堤壩前的攔截收集等多道關口把關,廈門目前形成了海洋垃圾防治的“廈門模式”。 廈門市很早就有一支專司海漂垃圾收集、轉運、處置的隊伍———海上環衛站,保潔海域達62平方公里,年清理海洋垃圾量在1900噸以上。2017年,廈門又成立了海滄區海上環衛保潔隊伍,負責入海口、海滄港區海域和無居民海島的垃圾收集轉運工作。與此同時,其他各區也加強了海漂垃圾收集保潔工作,不定期對各區海域進行處置。 在沙灘、岸線,各區環衛部門每日早晚兩次對轄區沿岸垃圾進行收集處理。 去年,廈門還成立了市海漂垃圾應急處置協調小組,制定《廈門灣海漂垃圾應急處置預案》,應對臺風、暴雨等極端天氣情況下的海漂垃圾應急處置問題。 亮點4·“陸海統籌”“河海共治” 在解決海洋垃圾問題上,廈門樹立了“陸海統籌”理念,實施“河海共治”措施。 2015年4月,在市政府辦公廳印發實施的《廈門市近岸海域水環境污染治理方案》中,提到“做好海漂垃圾清理工作,維護廈門海域水面整潔”的要求,提出了多部門配合,落實全海域保潔,實現海漂垃圾全處理措施。 2017年10月,市政府辦公廳印發實施《廈門市九龍江-廈門灣污染物排海總量控制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提出三大任務、35項具體措施,其中包括實施海漂垃圾治理,進一步落實中美海洋垃圾防治合作“伙伴城市”工作,推進九龍江上游垃圾攔截,減少九龍江沿岸入海垃圾,完善海上環衛機制,逐步擴大海上保潔范圍等措施,并明確了責任分工。 廈門正在實施的“河長制”,也將流域保潔、做好沿河垃圾收集處置工作作為主要措施推動落實。 去年以來,廈門市大規模開展“垃圾減量”和“垃圾不落地”行動,對于減少垃圾入海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亮點5·多種活動提升海洋環保意識 治理海洋垃圾、保護海洋環境,要依靠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因此廈門市注重開展宣傳發動工作。 編制宣傳手冊,拍攝主題宣傳片,開辟報紙專欄,與教育部門合作推廣科普讀本……市海洋與漁業局通過多種形式,利用“6·8”國際海洋日、廈門國際海洋周、執法隊伍送法上島進村等多項重要活動,在市民中推廣海洋保護意識。 近年來,市海洋與漁業局還多次與市委文明辦、市教育局合作,共同推動廈門非政府組織、企業、社區及大、中、小學開展海洋垃圾防治科普宣傳系列活動、“無痕海洋”凈灘行動,通過非政府組織動員社會力量,從垃圾減量、垃圾回收、垃圾利用等方面開展公益活動。 目前,廈門每年由志愿者組織開展的“凈灘行動”達上百次之多,參加的團體和人員來自非政府組織、機關事業單位、社區、大中院校、小學等,市民的海洋環保意識不斷得到提升。 “廈門模式”將為同類城市提供借鑒 近年來,廈門在很多工作上都形成了“廈門模式”,而廈門的海洋垃圾治理工作,就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代表。 在海洋垃圾治理工作上,廈門不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而且展現了開放進取的城市精神。打造“廈門模式”,廈門不斷突破過去,進行了多項機制體制創新。同時,廈門在海洋垃圾治理上展現出廣闊的視野和格局,在努力完善本地治理體系的同時,跳出廈門灣,著眼于國內外的合作與交流,推出了多項領先全國甚至世界的有力舉措。 海洋垃圾治理的“廈門模式”還在不斷地完善發展,未來不僅將改善廈門灣海洋環境,還將為全國甚至世界同類型海灣城市的海洋垃圾治理提供借鑒。 |
相關閱讀:
- [ 08-21]廈鼓海域漂浮大片海洋垃圾 環衛人員撈出20噸
- [ 08-19]廈聯手舊金山防治海洋垃圾 實現海洋生境良好目標
- [ 07-27]廈門牽手舊金山共同防治海洋垃圾 制定合作實施方案
- [ 10-12]從點滴做起拒絕海洋垃圾 志愿者齊聚大嶼島海灘撿垃圾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