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訊(海峽導報記者林毅彬/文陸軍航/圖)前幾天短暫的艷陽天,讓很多婆婆媽媽“躁動”起來,恨不得把家里的衣被都拖出來見見光。
一根單杠、一根樹枝,抑或一條長繩……瞬間變成了“晾衣桿”。小區里、馬路邊,飄揚起了五顏六色的衣被……
現象:到處都是“晾衣場”
7日下午,導報記者來到湖里東榮社區。小區有個健身小公園,中央有塊小操場,一些居民趁著陽光大好出來散心,很是愜意。
往小公園里走,前面的景象真讓人眼花:這哪里是健身公園,分明是“人民晾衣場”!
放眼望去,花花綠綠的衣服、被褥掛滿了四周,幾乎將小操場包圍。高低杠上,掛著七八件衣褲,還有一床白色的床褥披在橫杠上。
健身器材也“無一幸免”。雙杠披上兩張床單,像兩塊巨大的幕布;各種小型健身器材也都被“蒙住頭”。
一位阿婆坐在健身座椅上曬太陽,椅背上披著浴巾,旁邊的座位上放著個枕頭。
最夸張的是,公園邊的圍欄徹底“淪陷”,欄桿、水管上都披著被單。連燈桿也被利用起來,兩邊系上繩索,“里三層外三層”甚為壯觀。
而在金雞亭小區西里的小廣場,幾棵大葉棕樹干被系上繩子,晾曬著被單。石欄桿、健身器材上亦是各色衣物。
濱北的育秀里小區,大多樹木都被系上繩索,有的用鐵絲纏繞,用以晾曬。小區道路上的低矮灌木上,甚至放著枕頭和座墊。
導報記者繼續走訪,蓮景二路的筼筜湖邊,有店家把衣架搬到小橋上;仙岳路仙岳花園公交站后方,也有店家把椅子搬在店門口,披著被褥。這樣的景象,似乎可以在各個角落找到。
聲音:影響了環境,不雅觀
對于不文明晾曬,大多居民反感,認為影響了環境,也不雅觀。有居民認為,物業應該管管,或者規劃專門的晾曬場。
對此,一些老舊小區的物業人員“有苦難言”,這樣的行為確實不文明,但他們只能以勸導為主;囿于場地限制,設置晾衣場未必是簡單的事,但可以和居民探討解決。
至于在小區外的公共場所晾曬衣服,城管部門相關人士表示,他們將會同相關部門進行整治,但仍以勸導為主。
廈門市物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這一問題,將召集業內人士進行研究,如何引導居民抵制不文明、如何創新管理手段,都是今后物業管理改進的方向。
他山之石
小區設置公共晾曬區
導報記者了解到,廈門一些小區已經規劃了“晾衣場”,值得借鑒。
比如,海滄區維多利亞小區,每棟樓的天臺入口處都張貼了文明晾曬公告。從去年6月開始,統一在天臺設置了公共晾曬區,讓居民規范晾曬。
確實,一方面是居民的晾曬需求,另一方面則是城市“臉面”。在二者的沖突中,更需彰顯管理者的智慧。
莫讓衣服晾干的同時,讓文明也被曬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