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底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 廈門市全鏈條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基礎不斷夯實 廈門日報訊(記者 吳海奎) 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關系到人居環境改善,關系到垃圾能不能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市市政園林局相關負責人在接聽市長專線時透露,今年,廈門市將依據《廈門經濟特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繼續大力推行垃圾分類制度,不斷夯實垃圾分類基礎。 【執法】 3月1日起加強垃圾分類執法力度 2017年9月10日,《廈門經濟特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頒布施行,標志著廈門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入有法可依、依法推進的法制軌道。據介紹,《辦法》著力于生活垃圾分類的全鏈條管理、全過程控制,完善分類投放、收集、運輸和處理體系,對每個環節進行具體規定,明確了相應的法律責任,力求制度設計的全覆蓋,保障分類投放、收集、運輸和處理各環節有效有序運行。 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制度,是《辦法》的立法重點。《辦法》規定:實行物業管理的區域,物業服務企業為管理責任人。未實行物業管理的區域,《辦法》也明確了相應的管理責任人,且應遵守七項規定。今年2月,華僑海景城垃圾分類不到位,物業管理處被思明區城管執法局立案調查,這也是廈門市第一起小區物業因未履行垃圾分類責任而被立案的案例。 記者了解到,今年3月1日起至5月31日,由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牽頭,組織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混裝混運聯合整治行動及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執法工作專項督察行動,將進一步加大垃圾分類執法力度,對拒不整改的單位進行處罰和曝光。 【設施】 今年6月垃圾焚燒發電能力將再提升 垃圾分類末端處理設施的建設投資大、周期長,是垃圾分類全鏈條的關鍵一環。市市政園林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廈門市在末端建設方面超前考慮,走在了全國前列,目前在運行的處理設施基本能滿足前端分類需求,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都能得到分類處理。不過,隨著垃圾分類范圍擴大,準確率提高,末端處理能力也要得到相應的提升。 據介紹,西部(海滄)垃圾焚燒發電廠二期預計在今年6月投入試運行,將新增1250噸的日處理規模;(東部)翔安垃圾焚燒發電廠二期力爭在明年年底投入試運行,將新增1500噸的日處理規模。這兩個廠都擴容后,廈門市垃圾焚燒發電日處理能力將達到4350噸,從而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的目標。此外,預計到今年9月,廈門市還將增加一條600噸的餐廚(廚余)垃圾處理生產線,滿足廚余垃圾處理需求。 【數據】 廈門市垃圾量去年增速下降 據統計,2017年,廈門市生活垃圾處理量達187萬噸,比2016年增長14萬噸,增長率達8%,不過增速和2016年的18%相比有所下降。 垃圾總量增速下降,說明了廈門市的垃圾分類工作收到了一定成效。市市政園林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7年上半年,廈門市的日均垃圾處理量在5000噸以上,到了下半年,下降到4000多噸,這跟下半年垃圾分類工作駛向快車道有很大關系。目前,廈門市每天都能分出400多噸的廚余垃圾,這項數據比去年初有大幅提升。” |
相關閱讀:
- [ 03-05]“垃圾不落地和垃圾分類”主題志愿服務活動
- [ 03-01]全民齊行動 思明嘉蓮街道表彰垃圾分類文明先鋒
- [ 02-28]集美區開發便民舉措 推動垃圾分類常態化
- [ 02-09]預告:思明區城市義工誠邀您“義”起參與垃圾分類
- [ 02-09]集美區康城社區書院舉辦垃圾分類督導培訓實踐活動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