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行業開展集體協商。(王星樂攝)
廈門日報訊 (文/圖記者 江海蘋 通訊員 李劍婷楊建華)昨日,全市集體協商工作現場推進會召開,市協調勞動關系三方辦聯合制定下發了“要約行動月”通知,明確今年的目標任務――全市集體協商建制率動態保持在85%以上,百人以上企業建制率保持在90%以上。這標志著2018年集體協商“要約行動月”活動正式啟動。
會議指出, “請尚未建立集體協商制度的企業和集體合同、工資等專項集體合同到期需要續簽或重新簽訂的企業,盡快響應企業工會的要約或主動向企業工會提出要約。企業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拖延進行集體協商。”
今年是市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運行第15個年頭,截至2017年底,全市共簽訂集體合同8505份,覆蓋企業34792家,覆蓋職工130萬人,簽訂率達87%。
據悉,行業集體協商將成為今年集體協商工作的重點,有利于推動破解中小企業集體協商建制難題。會上明確要求各級三方部門,要以行業協商為重要抓手,積極推動向行業協會發出集體協商要約,啟動集體協商程序。在協商主體方面,要以加快行業協會、工會組織建設等舉措健全行業協商主體,為集體協商工作夯實組織基礎。在協商過程中把行業最低工資標準、勞動定額標準、工資支付辦法等行業內職工普遍關心的問題作為協商的核心內容。在勞動密集型行業、知識密集型產業等推進行業集體協商。
三方推動 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據介紹,去年10月,《福建省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條例》頒布實施,為基層化解矛盾糾紛、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撐和基礎保障。市、區三方將共同加強法律監督和執行,推動集體協商制度建設。
建立集體合同履行監督機制。成立監督檢查小組,建立監督檢查制度,對企業工資集體合同履行兌現情況開展專項監督檢查,提高工資集體合同的履約率。
建立職工民主參與機制。職工方協商代表要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選舉產生或工會選派,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審議通過;協商議題要充分聽取職工意見和建議;協商后的專項集體工資合同草案,要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審議通過,協議履行情況要向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報告。
建立各方聯動督導機制。注重發揮勞動關系三方協商機制的作用,通過聯合開展勞動監察、執法檢查和其他形式,形成合力推動集體協商制度建設。
大力推動集體協商工作是綜合性、社會性的系統工程,離不開各級黨委的堅強領導和政府的大力推動,需要政府、企業、職工共同努力,形成共識,協同參與。
分類指導 突出行業企業特色
根據企業的經營特點和行業屬性,會上還明確了不同的協商重點:生產經營正常、效益較好的企業,突出協商工資增幅和福利待遇,建立工資正常增長機制;經營困難的企業,可根據實際情況,突出協商工資支付保障,就一項或幾項內容進行重點協商,側重建立工資支付保障機制。
實行崗位工資和計時、計件工資制的企業,重點合理確定崗位工資、計時工資、勞動定額和計件工價,防止企業以實行計件工資為由降低職工工資等侵權現象的發生。
小型、分散的非公有制企業和行業特點明顯的地區,重點實施區域性和行業性工資集體協商,側重解決職工特別是農民工和一線職工工資增長緩慢、工資拖欠等問題。
另外,已建立企業聯合會和行業協會的,可由區域、行業工會直接與企業聯合會或行業協會協商;若未建立,可采取由區域、行業工會與授權或推舉的企業代表協商;企業數量較小的區域,由區域性工會組織與區域內企業逐一進行協商;同行業企業較多的地方,著重抓好行業性工資集體協商。
今年,市總工會還將繼續探索和推廣在清洗保潔、家政服務、軟件等行業開展行業集體協商和在鎮(街)、園區、樓宇推行區域集體協商。
【聲音】
廈門市導游員基層工會聯合委員會工會主席馬瓊瑛:
找準突破口推動行業集體協商
小弱散差是旅行社行業的現狀,全市旅行社眾多,但大部分未建立工會。開展集體協商需要找準工作突破口,進行深入細致的調研。采取因企制宜,先易后難,依法推進和以情推動相結合的工作方法,以導游基層工會與旅游協會為協商主體,推動簽訂旅行社行業導游員工資專項集體合同,再逐步擴大推廣。
面對勞資雙方力量不均衡,職工方處于明顯的弱勢地位的實際情況,需要充分發揮多部門聯動的作用,以旅行社為重點,開展《工會法》、《勞動法》等政策法規的宣貫,積極形成勞資雙方建立正確勞動關系的共識,營造良好的協商氛圍。
海滄區東孚街道工會主席張江濤:
以面帶點園區勞動關系和諧穩定
通過簽訂集體合同,海滄臺資中小企業創業園的職工對自己收入標準做到心中有數。同時,健全了職工工資合理增長機制,通過統一工價標準,保障了職工的合法權益,提高了職工收入,職工工資每年提高約10%,員工流動性降低了,真正讓企業和職工都得到了實惠。
集體協商工作的不斷推進,使企業增強可持續發展和社會責任意識,積極參與和諧勞動關系建設,同時推進企業信用機制的建立,拖欠工資的現象有所減少,奠定了園區勞資關系穩定的基礎。
通過開展集體協商,工會作用進一步發揮,切實體現“娘家人”作用,幫助解決了勞資協商“不敢談”、“不會談”的問題,既維護了職工的合法權益,又使工會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凝聚力進一步增強。
廈門吉家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工會主席王小平:
消除隔閡勞資雙方共商共贏
和很多企業一樣,公司行政方剛開始對集體協商工作存在誤區:集體協商是削弱公司決策權;只要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工資多少和職工沒有關系。很多職工認為簽訂勞動合同,再和公司集體協商談工資,簡直是“天方夜談”。
針對以上誤區,公司工會主動與公司行政方反復溝通。經過半年的醞釀準備,2012年第一次集體協商工作取得圓滿成功。而后,集體協商就成為公司的一項常態化機制。近年來,通過集體協商,就有20多項關系職工切身利益的項目寫入了集體合同。
協商機制給雙方帶來了理性寬容的思維:近年來,因行業精裝房、電商及房地產行業的不景氣,公司租金收入受影響。職工代表們在確定2017-2018年工資增幅時,表現了高度的諒解,主動將工資增長率降到5.1%,職工把公司當成了家,流動率下降到1.8%,五年以上工齡的職工占公司總職工數的6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