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婧 廈門優秀女性系列報道之五 東南網3月21日廈門訊(本網記者 鄒玒 通訊員 張謝池)2017年7月8日,歷史會永遠記住這一天。在這一天,廈門鼓浪嶼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而那一瞬間,王婧也因激動而落淚,這是她與同事們一同守望的鼓浪嶼,也是她們堅持已久得到的最好的回答。 王婧是鼓浪嶼世界文化遺產監測管理中心工程師。昨日,在回憶起這些年對這座島的守望,她飽含深情。 申遺之路 任務艱巨且迫在眉睫 自2008年起,廈門市提出鼓浪嶼申遺的設想,對鼓浪嶼開展了整體保護工作。經過四年的努力,鼓浪嶼于2012年被列入中國世界遺產預備名單。又是一個四年,2016年2月國家文物局正式推薦鼓浪嶼作為中國2017年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同年夏季,鼓浪嶼將迎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的現場評估。 有限的時間內王婧和同事們必須對“挖掘歷史價值”“保護歷史建筑”“去除不良影響”“傳承文化脈絡”“保護居民利益”等方面內容開展工作,任務艱巨且迫在眉睫。經過廈門市委市政府的全面部署,鼓浪嶼申遺分設綜合、申報、項目、展示、督查等5個部。至此,鼓浪嶼申遺工作正式拉開了帷幕。 鼓浪嶼上有眾多的歷史建筑、自然景觀、文化遺跡。團隊篩選出51處歷史建筑、4條歷史道路、7處自然景觀和2處文化遺跡作為核心要素。 “當時很多核心要素建筑產權復雜、保護狀況不容樂觀。”王婧回憶,團隊將困難一點一點消化,最終對38處遺產核心要素、4條歷史道路和近30處園林景觀進行修復,還原了一批承載歷史文化的建筑及庭院場景,建立了完備的監測預警體系,實現了后期科學管理和預防保護。 鼓浪嶼的交通運輸極其不便,所有的建筑材料、土頭垃圾,都需要漂洋過海、肩挑手扛地運輸到各個工地與碼頭。大型設備無法上島,就采用人工作業。就是在這樣艱難的條件下,團隊和工人師傅、社區居民眾志成城,保質保量地完成了所有的工作。 為了完整闡釋文化價值保護體系,團隊建成了鼓浪嶼歷史文化陳列館、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和一大批體現歷史國際社區文化價值的專題展示館。 同時為了去除過度商業化,將景區日最大承載量調整為5萬人次,提升游客舒適感,為社區發展留夠空間。為改善群眾生活環境,大家一道提升29項基礎設施,緩解了居民用水、用電等問題。完善路名牌、路燈等市政設施,建成了市民服務中心、醫療服務中心等平臺,增強了社區凝聚力。 |
相關閱讀:
- [ 03-14]本周六來廈門市圖書館 聽鼓浪嶼華僑的故事
- [ 03-14]市民拼車進島游客換碼頭登鼓浪嶼 嵩鼓碼頭休養首日挺從容
- [ 03-11]“品鼓浪嶼歷史 觀申遺后成就”教育系統婦工委健步行活動舉行
- [ 03-06]三游客除夕被困鼓浪嶼附近海域礁石獲救 寄來感謝信
- [ 02-18]鼓浪嶼游客夫婦走散 民警迅速幫其“團圓”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