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定制研學產品 出臺利好政策“激活”市場 “集美研學旅行是群策群力、協作共謀的結果,”吳吉堂透露,不久,一個研學產業園將落地集美,研學內容研發企業、研學導師團隊企業、研學市場運營企業等一系列研學相關的企業聚集園區,將共同打造從基礎旅游到行業引領的全產業鏈。 本次會議上,集美提出“升級集美學村”,整合衣、食、住、行、學、玩的轄區資源,通過17個研學課程基地將整個學村打造成“全世界最大營地”的研學泛營地,為集美現有的文化旅游產業注入了新鮮活力。 經過多年的探索,集美構建并完善了多元化的精品研學課程體系,比如鰲園、陳嘉庚故居、大社文化街區、集美學村等組成了人文集美研學旅行路線;兌山藝術區、嘉庚劇院、靈玲國際馬戲城、三影堂等演藝景區組成了藝術集美研學旅行路線;園博苑、雙龍潭、天沐溫泉組成了自然集美研學旅行路線;誠毅科技探索中心、正新國際汽車文化中心、三圈模型科技基地則組成了科學集美研學旅行路線。 記者了解到,集美還推出了“定制旅游”的概念,這些路線不僅可以各領風騷,還能構成樂高式組合課程,打造各種3-7天的研學、夏冬令營旅游產品。 前年,集美率先出臺政策,對組織集美研學的機構進行獎勵。記者了解到,為了更好地推動集美親子及研學旅游產業發展,接下來,集美區還將專門出臺促進親子教育和研學旅行發展的若干措施,對在集美轄區范圍內開展引客入集、機構入駐、營地交流、師資培訓、課程研發等活動的親子研學機構、旅行社給予扶持,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政策環境。 【背景】 集美研學旅行 近年來快速發展 此次會議落地集美,與集美近年來研學旅行的快速發展分不開。作為百年學村、著名僑鄉、閩臺交流前沿,集美獨特的自然、人文、地緣優勢為其發展研學旅行“賦能”并注入了多元化的基因。依托獨特的資源稟賦,集美不僅較早地啟動了研學產業的布局,并且正以“打造中國南方國際研學旅行之都”為目標,不斷完善研學旅行從基礎旅游到行業引領的全產業鏈,力爭將研學旅游打造為具有國際視野的“集美IP”,吸引更多海內外學子到集美來。 【名詞】 研學 “研學”一詞由我國古代游學、近代修學旅行逐步演變發展而來,近年來越來越多地被人們提及。研學旅行延續和發展了我國傳統游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為素質教育的新內容和新方式。2016年底,教育部、國家旅游局等11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將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極大地推動教育與旅游融合發展。 【現場】 業內人士積極研討 建言“差異化”競爭 “隨著國家對少年兒童教育事業重視程度不斷提高,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社會、家庭及廣大少年兒童對夏冬令營等校外實踐教育活動需求不斷增多,研學旅行站在歷史和機遇交匯新起點。”會上,中國少年兒童發展服務中心黨委委員、副主任趙繼新表示,扎實推進“童行中國”夏令營推廣計劃發展,對服務廣大少年兒童健康成長具有重大意義。 “研學旅行是一個新興的產業,我國研學旅行市場規模和行業前景十分廣闊。”中少童行(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志宇認為,研學旅行和學校教育是一并規劃、一起實施的,它的形式雖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語文、數學等具體學科,但它的核心屬性仍然是教育。 “旅游從業者要自我轉型,不能將研學旅行當作一般的旅游,要有課程的開發,要把文化的內涵、革命的精神講出來,讓學生受到教育。”河南青少年素質發展中心總經理曹芳說。 不少行業人士、專家表示,我國研學旅行市場處于摸索發展階段,目前游學機構推出的產品同質化嚴重,如何打造精品研學課程旅行,通過融入教育元素,創造更多價值并與普通旅游產品形成差異化競爭,是未來行業需要思考的問題。 |
相關閱讀:
- [ 03-21]和政縣2018年首批85名勞務人員赴廈門集美區務工
- [ 03-21]廈門集美打造“中國南方國際研學旅行之都”
- [ 03-21]到集美兌山美術館欣賞油畫影像作品
- [ 03-21]1-2月集美經濟運行穩中有進 多項經濟指標增幅居全市前列
- [ 03-20]集美杏濱文化匯演進社區 倡導移風易俗新風尚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