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劃定水系生態藍線 廈門成為全國首個把水系生態藍線納入“多規合一”平臺統籌規劃、管控的城市 水庫、溪流、輸水管渠等水系是城市的“血脈”。在城市空間藍圖上,劃定出它們的保護和控制地域界線,是確保“血脈”健康的基礎性工作。不久前,廈門在全省率先完成了水系生態藍線的劃定,并配套出臺了管理辦法。 水系生態藍線,是指水庫、溪流和輸水管渠等地表水體的保護和控制地域界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服從水系生態藍線管理的義務,有監督水系生態藍線管理和對違反水系生態藍線管理行為進行檢舉的權利。 值得一提的是,廈門還成為全國首個把水系生態藍線納入“多規合一”平臺統籌規劃、管控的城市。市水利局的工作人員介紹,水系生態藍線納入“多規合一”平臺并進行規劃管理,在城市空間藍圖確定了水系生態管控邊界,形成了底線控制的水系規劃管理體系。“在水系生態藍線管理范圍內,任何開發建設項目只要可能對水生態造成破壞,在策劃生成階段就會被及時發現,并由水行政主管部門進行跟蹤、督促、落實調整”,工作人員說。 全面推行升級版河長制 六區相繼設立河長辦,涉河19個鎮(街)都制定了全面推進河長制實施方案 “河長制,河長治”。去年3月,廈門出臺《廈門市全面推行河長制實施方案》。這是廈門“河長制”的升級版。它提出了河流保護管理“全域化”概念,還要實現組織體系的全覆蓋,做到有專人負責、有監測設施、有考核辦法、有長效機制。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升級版河長制迅速得到落實,全市6個區都相繼設立了河長辦,涉河19個鎮(街)都制定了全面推進河長制實施方案。市、區、鎮(街)、村(居),層層簽訂河長制目標任務責任書,制定《廈門市河長制工作考核辦法》,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責任體系,建立全方位考核機制。 結合小流域綜合治理、海綿城市建設、安全生態水系建設、水土流失治理等工作,去年以來,廈門的水污染防治力度空前加大,“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生態”的目標正逐步實現。在全年降水量顯著偏少,來水量比上年度減少近5成的情況下,廈門省級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保持100%,溪流斷面年度水質達標率比上年提升了9.1個百分點。 高效落實城鄉節水措施 主動建成高效節水灌溉農田面積232.5畝,還大力推進高耗水行業節水型企業建設 農田是用水大戶,改進灌溉方式,發展節水農業,是水利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去年廈門在省里未下達任務的情況下,主動建成高效節水灌溉農田面積232.5畝,完成投資1739.21萬元。 廈門還大力推進高耗水行業節水型企業建設,去年新增節水型企業7家,累計建設節水型企業125家。2017年廈門還新增節水型機關1個,累計建成節水型機關5個。通過開展水平衡測試,發現并查堵漏失,完成日節水3350噸;采取節水改造措施,實現日節水2.54萬噸。 去年廈門非常規水源利用量也呈明顯增長的態勢。全年海水利用量達到了7.2億立方米,再生水利用量為412萬立方米。 【亮彩數字】 據初步統計,2017年全市供用水量為7.01億立方米,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8.2立方米(比2015年的11.3立方米下降27%);萬元GDP用水量為16.9立方米(比2015年的18.2立方米下降7.1%);我市2017年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為0.562;2017年我市7個省級水功能區水質全部達標,達標率為100%。 去年廈門全面完成生豬退養,退養生豬12661場、184.29萬頭,拆除豬舍402.52萬平方米;清理違規排放污水的小作坊243家,清理河道“三亂”217處,拆除違建面積26.9萬平方米;累計完成304個自然村農村分散式污水處理和138個自然村污水集中納管,完成251公里河道的安全生態水系治理任務。 |
相關閱讀:
- [ 02-12]廈門新水源工程建設正在全力推進 后年可建成投用
- [ 01-08]市民提出建議:新水源建設應先治污后蓄水
- [ 11-26]增加新水源 蓮花水庫年內動工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