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 曹渝常,福建思特電子有限公司總裁,博士,國務院僑辦科創委委員、福建省物聯網協會副會長、食品藥品安全追溯系統及終端研究專家。 他畢業于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是新西蘭皇家科學院終身科學家,IEEE特約審稿人,國家5G移動物聯網白皮書撰稿人;獲得福建省人民政府友誼獎、漳州市第一批優秀人才、技術拔尖人才等榮譽稱號,在國際多家著名刊物發表文章20多篇,主持、參與多個國家和省級重大專項研究項目。 “一品一碼” 推動糧食行業實現新發展 曹渝常博士接受本報專訪,暢談全過程追溯體系 我國著名的食品藥品安全追溯系統及終端研究專家曹渝常博士應邀參加2018閩西南糧食安全協作聯席會,昨日,他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一品一碼”全過程追溯體系將激發糧食企業改造提升新動能,推動廈門糧食行業實現新發展。 新形勢 原糧政策性糧食“信息追溯” “食品安全‘一品一碼’全過程追溯體系的建立,將讓原糧、政策性糧食的監督管理更規范高效,保糧體系更科學立體,助力廈門步入實現糧食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曹渝常以思特的糧食安全可追溯系統為例介紹,目前,思特物聯網云服務系統自動實現溯源關聯數據的實時傳輸和溯源碼信息整合,通過糧食安全監管系統、倉儲企業追溯系統、用糧加工企業追溯系統建立了精細化的糧食安全全鏈條可追溯系統平臺。 同時,通過引入更高效的搜索引擎、數據自動抓取技術以及物聯網、云計算、區塊鏈技術,可實現糧食生產流通購銷臺賬電子化。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則保證了數據生成后不可篡改,并且相互印證。 新平臺 來源可查 去向可追 責任可究 信息追溯全程數據都通過掃描二維碼的方式接入云服務系統——原糧和政策性糧食要入庫,系統就會形成一個入庫追溯二維碼,這個二維碼記錄糧食產地、生產年份、糧食品種、現存儲企業、現存儲代碼標識,貨位編碼,貨位封倉時間、來源企業、來源糧食數量、糧食來源代碼標識等;出庫時,也將形成出庫追溯二維碼,記錄糧食產地、生產年份、糧食品種、糧食等級、現存儲企業社會信用碼、現存儲代碼標識、銷售對象企業名稱和銷售糧食數量。 這意味著,無論是監管部門、終端消費者,還是中間加工商、經銷商,都可通過系統追溯原糧的數據,從而形成穩定的糧食質量安全信息化追溯體系。 反之,糧食部門和糧食收儲企業也能通過系統查詢到原糧的去向,一旦發現問題,能夠根據溯源系統定位進行有效的控制,真正做到“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 十年來,思特在曹渝常的帶領下,奠定了優秀的技術團隊根基,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海歸科學家和多名教授、博士、資深工程師,并與多所著名高校及研究機構合作,構成產學研結合的項目研發團隊,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技術、數據質量管理等方面有雄厚的技術支撐。 新機遇 糧食產品將有“身份證” 牽一發而動全身。原糧實現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對市場來說,其實也意味著追溯鏈條最難突破的部分已被打通。面對國家的全面溯源大勢,面對制造業信息化升級的大潮,對品牌企業來說,這無疑是提升企業公信力,展現品牌力,體現影響力,從而提高企業服務質量的改革良機。 “五常大米是不是來自五常?稻花香米純度如何?進口香米原產地到底在哪?消費者掃一掃二維碼,就能看到。”曹渝常說,食品安全進入“看得見”的時代,“碼上知道”在賦予消費者更多的知情權的同時,也讓企業的好產品具有更強的公信力。 對接互聯網機遇,“碼時代”的到來,云系統的應用,也將提升產品的防偽效果,增強企業對不同渠道經銷商的管控能力,提高企業在糧食生產流通購銷臺賬的處理效率,同時也是一個加強品牌與消費者互動的管理平臺。 |
相關閱讀:
- [ 01-25]廈門在首次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評中成績優秀
- [ 01-17]廈門口岸糧食進口去年量價齊升 同比增長一成以上
- [ 12-10]廈門打通北大荒“糧食通道” “北斗翁”大米首登鷺
- [ 12-01]廈門糧食局加大引糧入廈力度 推動廈門糧食安全實現新突破
- [ 10-17]廈門糧食進口量屢創新高 三季度比增一倍多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