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 【鏈接1】千年古縣同安 2000多年前,粵王趙佗叛漢,漢武帝派左翊將軍許濙平叛,事后奉旨守閩,駐師營城(今同安小西門),“永鎮斯土”。中原漢人帶來先進的生產技術以及“河洛話”,揭開了同安文明史的序幕。 西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析東安縣置同安縣,“同安”得名始此。唐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析南安縣西南四鄉(即永豐、明盛、綏德、武德)置大同場(即同安縣前身)。 公元933年,閩王王審知次子王延鈞稱帝時升場為縣,同安正式實施縣治。其轄境包括今天的金門縣、廈門市各區(海滄部分)及龍海市角美鎮。元代為加強臺灣海峽軍事管理,曾設澎湖巡檢司隸屬同安縣兼管臺灣民政。 公元1913年析同安縣嘉禾里及翔風里的大小金門島、大小嶝島置思明縣(今廈門市區),翌年又從思明縣劃出大小金門島、大小嶝島成立金門縣。因此,金門鄉親稱“同安母縣”。民間很早就有“許濙開疆二千載,朱熹過化八百年”俚語流傳,這些都是同安歷史悠久的佐證。 【鏈接2】校注版民國《同安縣志》出版2007年發行 清嘉慶縣志之后,同安再無修志,至民國十七年方由舉人吳瑞甫主修續志完成,1928年出版,稱民國《同安縣志》,分四十二篇近百萬字,詳載了同安發展史,補充了嘉慶至民初七八十年地方史料,彌足珍貴,為研究同安地方史的主要工具書,深受臺胞、僑胞和地方文史工作者的喜愛。 惜存書無多,又無斷句、標點、文言體裁典故很多,一般民眾難以通讀。三任區方志辦主任洪輝星、黃奕鐵、林明桐均努力組織人員進行校注,間因全力編撰新縣志,故延續至今方完成。送審后,出版方評語為“質量上乘”。校注后的民國縣志斷句、標點、注釋力求準確,使一般中等文化水平的人也能看得懂,并對多處錯誤進行更正。其書出版,成為同安文史界的一件盛事。 |
相關閱讀:
- [ 03-26]創造新時代的光輝業績——二論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
- [ 03-26]始終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一論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
- [ 01-26]自媒體要有敬畏歷史的擔當
- [ 01-26]紅色旅游長“紅”需吃透歷史
- [ 01-17]緊緊抓住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
- [ 01-10]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 [ 01-04]《韓非子》:抱法處勢 富國強兵
- [ 01-04]解放軍擔負國旗護衛任務展示新氣象新風采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