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晴的蔬菜大棚 東南網4月3日廈門訊(通訊員 文/韓超 盧雅娟 圖/陳嘉新 本網記者 劉瑋)在同安,有這樣一位氣質“女神”,她的名字成為品牌,她的無公害蔬菜聲名在外,她就是廈門天巖山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林曉晴。 從“黑妹野菜”到“林曉晴的菜”,從最初的3畝地到如今三個基地、1000余畝土地,從第一筆56元的銷售額到如今企業年產值5000余萬元,并帶動基地周邊農民增收,林曉晴與丈夫憑借堅韌的品質,譜寫了一曲動人的創業之歌。去年,她還獲評了同安區農村實用人才。 本期同安“鄉村振興帶頭人”系列報道,我們帶您一起品味林曉晴的“菜”。 連續數月當“洗菜妹”? 她用堅韌撬開市場 一襲清麗雅致的旗袍,利落的短發,親切的笑容,恬淡,大方,樂觀——這是林曉晴給記者的第一印象。 而誰又能想到,這位說起話來就帶著甜甜笑容的女子,在10多年前因為常常騎著自行車在太陽底下暴曬推銷自家產品,被稱為“黑妹”。 2002年,林曉晴與丈夫陳益民在廣東第一次接觸到了“有機蔬菜”的概念。憑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沖勁,兩人回到同安,在小坪村租了一塊3畝的試驗地,一年后,又將基地轉移到軍營村的一個荒山頭,因為那里更高、更沒有污染。 此前,林曉晴通過114,輾轉聯系到廈門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工作人員告訴她,有機蔬菜對水質、土壤等方面的要求很嚴格,這也是最初她對有機蔬菜的全部理解。 開荒的日子是艱難的。白天和工人一寸一寸開墾荒山;晚上隨意撘個鋪蓋就睡在墓地里。僅開拓荒山,林曉晴與丈夫就花了整整3年。 2007年6月份,基地種的第一批巖蔥收獲了,這種高山特色蔬菜卻面臨無人問津的情況,一批批運到島內的菜又重新運回山上沃肥。無奈之下,林曉晴在島內租下一間僅有8平米的小屋,開始了自己的銷售之旅。 “當時就每天騎著自行車,帶著巖蔥跑批發市場、跑餐廳、跑個體餐館、跑民興超市,一遍又一遍推薦自己的產品。” 在她的努力之下,2008年夏天,她的巖蔥終于得到了第一筆訂單,一家知名酒樓要了20包,一包2.8元,總共56元。 為了爭取客戶的信任,讓消費者體驗最好的口感,她直接在酒樓充當“洗菜妹”,幫廚房把巖蔥洗好,還告訴酒店怎么炒這種蔬菜,后來酒店員工叫不上林曉晴的名字,就稱呼她為“賣野菜的黑妹”。 |
相關閱讀:
- [ 03-10]廈門蔬菜量足價穩 多種“1元蔬菜”供應市場
- [ 03-05]節后供應充足 廈門本地的蔬菜、水產品價格正在逐步回落
- [ 01-16]好消息!廈門春節蔬菜供應沒問題 菜價沒漲反而有所下降
- [ 12-06]廈門農產品日常檢查 抽檢中發現部分農產品不合格
- [ 11-28]廈門蔬菜有了"身份證" 掃外包裝二維碼"身份檔案"一目了然
- [ 09-17]LED光源栽培蔬菜登上廈門餐桌 新品種也在常熟培育
- [ 09-16]廈門首富的“菜園子”又將添新菜 預計今年底與廣大市民見面
- [ 08-26]于都梓山萬畝富硒綠色蔬菜產業園好山好水出好菜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