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 雅韻傳承 種下“幸福樹”期盼美好生活,邀請戲迷同臺弘揚閩南文化 俗話說,“清明前后,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說的是清明正是春耕春種的好時節,有種樹的傳統習俗。在活動現場,三組居民代表在現場齊心協力,種下寓意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幸福樹,希望這棵象征著希望和幸福的“幸福樹”,在蓮塘別墅枝繁葉茂、蔭蔽后人,同時也“種”下居民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和祝愿。 身著優雅旗袍的女子,為紅磚古厝增添了幾分雅韻。海滄旗袍文化促進會帶來的旗袍秀《春暖花開》,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含蓄美;余音裊裊的古箏演奏《大魚》,盡顯古典風;居民們自編自導的舞蹈《美麗的地方》,跳出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滄江書院孩子們的詩歌朗誦《感悟清明》,講述了關于清明的故事,小合唱《國家》則傳遞了純真質樸的愛國愛家的情感。 歌仔戲表演將演出推向高潮,國家一級演員王志斌和莊必芳演繹了歌仔戲折子戲《京娘送兄》選段。他們是國家級“非遺”項目歌仔戲的代表性人物,塑造的舞臺形象深受海內外觀眾的喜愛,很多戲迷是專程趕來現場欣賞表演的。 王志斌和莊必芳表演結束后,還邀請了兩名戲迷上臺演唱歌仔戲選段,并對他們的演唱進行點評和鼓勵。“歌仔戲是閩南傳統戲曲,已經有百余年歷史,更加需要保護和傳承。”王志斌說,作為一名歌仔戲演員,希望能為傳承和弘揚閩南傳統文化做貢獻。 移風易俗 演出節目單也能“再創造”,傳遞綠色祭祀環保理念 “清明來臨,一束鮮花是緬懷先人最好的方式。”林女士說。昨天,活動現場的鮮花DIY區,不僅為參加活動的居民準備了非洲菊、雛菊等材料,還邀請花店師傅來傳授制作花束的技巧。林女士帶著孩子一起學習制作花束,通過親子互動言傳身教,培養孩子環保文明的理念,踐行移風易俗。 “節日更要倡導移風易俗。”活動主辦方表示,希望倡導用綠色生態的祭祀方式,取代焚燒祭品、燃放鞭炮等傳統祭祀方式。崇尚節約、綠色環保的理念,從這次活動制作的文藝演出節目單上就能體現——根據節目單上的操作圖示,能將節目單折成小盒子或骨碟,實現廢物利用。活動結束后,孩子們就迫不及待把節目單折成了小盒子,手巧的還能折出一頂小帽子。 據了解,去年以來海滄積極推進移風易俗工作,成效明顯。如今,大擺酒席、鋪張浪費的少了,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的多了。不少鄉賢還將移風易俗節省下的款項捐出來,捐給教育事業或者村居的公益事業。 從傳統習俗來看,清明節前一天就是“寒食節”,因為兩節相近如今合并成為同一個節日。昨天活動現場的“寒食DIY”,居民們學著做閩南小吃,體驗閩南清明節習俗。做春卷的師傅認真地教大家包春卷,記者看到,手工制作的餡料十分豐富,有高麗菜、春筍、豆干、胡蘿卜、荷蘭豆等,配上香菜和辣椒醬,閩南風味十足。有不少居民包好一卷春卷,迫不及待地品嘗起來。 |
相關閱讀:
- [ 04-05]CCTV3《清明》特別節目 思故人濃濃家國情
- [ 04-05]《清明》講述故人往事 藍天野首憶“老友”蘇民
- [ 04-05]億萬富豪身后“住”200元公墓 低碳和節儉成為廈門殯葬新風尚
- [ 04-05]翔安區樹立文明祭掃新風尚 讓清明節更“清”更“明”
- [ 04-03]廈門今明兩天天氣悶熱 期待清明“雨紛紛”
- [ 04-02]湖里:馬垅社區開展“移風易俗、文明清明”倡議活動
- [ 04-01]方便清明期間出行 廈門增開熱門列車加開售票窗口
- [ 04-01]清明將至廈門市民錯峰掃墓 車流量大交通組織有序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