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明臺胞驛站舉行迎元宵活動,為臺灣青年帶來家的溫暖。 (思明區委組織部供圖)
廈門日報訊 (文/記者 黃懷)人才是一個國家、一個地方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思明區堅持“黨管人才”的原則,在原有“英才計劃”四大人才工程的基礎上,積極整合各方資源,依托社會力量和市場機制引進人才、培育人才,將人才評價的“話語權”交給市場,探索建立市場化人才評價選用激勵機制,促進人才工作模式由“單打獨斗”向“群策群力”轉變。
創新
優化引才育才機制向市場要活力
城市發展的核心在產業,產業發展的核心在企業,企業發展的核心在人才。思明區緊扣經濟發展的脈搏,立足“高新特”產業發展方向和“1+6”主導產業路徑,通過完善政策體系、建設創新創業集聚區、引進高端獵頭公司等多種渠道,構建人才、項目、產業協調發展的生態系統。筑巢引鳳,突出市場導向“納人才”,推動建設一批各具特色的眾創空間,通過市場化機制、專業化服務和資本化途徑集聚創新創業人才。目前共有經認定的國家級眾創空間11家、省級15家、市級76家、區級26家。
去年8月,思明區委組織部和北京大學創業訓練營聯合主辦“雙百人才”特訓班,71名來自我市各區的“雙百人才”齊聚思明區,接受兩天的“充電”。創業CEO領導力、商業模式的設計與創新、商業模式架構與估值分析……從經典理論到實戰案例,量身定制的設計培訓課程讓學員們受益匪淺。破除壁壘,發揮市場作用“育人才”。思明區與北京大學創業訓練營就人才深層次培養展開全方位合作,舉辦創業公益講座等,提高人才創業創新的動力、活力和能力。
是不是人才由企業說了算,企業付給員工高薪酬,就意味著這是企業所認可的人才。
思明區重視通過市場價值這個“試金石”來評人才,在全省率先出臺首個針對總部企業和重點產業人才的扶持新政――《思明區引進和扶持總部經濟和重點產業人才暫行辦法》,重點引進和扶持總部經濟以及商貿、旅游、會展、金融、軟件與信息服務、文化創意等重點產業人才。對人才獎勵設定的申報條件,最重要的是看人才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也就是人才薪酬,最大限度地激發和釋放人才創新創造創業活力,使人才各盡其能、各展其才、各得其所,讓人才價值得到充分尊重和實現。
貼心
吸引臺灣青年創業提供專業服務
“剛從臺灣來廈門創業時人地生疏,要成立公司,拓展業務,還要了解相關政策,心里有些忐忑,是思明區委組織部、臺辦和思明區臺灣青年創業輔導中心的支持和幫助,給了我們家的溫暖。”回憶創業初期的經歷,黃楷云動情地說。
2016年6月,來旅游的臺灣青年黃楷云被這座城市的自然人文環境和音樂氛圍吸引,決定留在廈門,帶領師資團隊成立了廈門楷云音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創業一年多,黃楷云的音樂文化傳媒公司越做越大,目前已設立龍山運營中心、鎮海社區分校。公司又投入百萬資金增設鋼琴等各項樂器以及教學設備,在廈門外圖書城成立旗艦店教學示范點。
2016年11月,黃楷云收到了一份來自思明區的特殊禮物――創業啟動扶持資金8萬元和成立滿三個月租房補貼6000元。“能得到政府的資金支持,讓我充滿感激,我特地請很多臺灣朋友來見證這個美好溫馨的時刻,大家都為我高興,也堅定了我們這些臺灣青年來廈門創業的信心。”
為了吸引臺灣青年來廈創業,思明區先后出臺《引進和扶持臺灣青年就業創業暫行辦法》和《落實臺灣青年創業就業優惠政策辦法》等政策,為臺灣青年在思明區創業就業提供社保補貼、租房補貼、場所租金補貼等“真金白銀”的支持。
“臺灣青年來廈門創業可申請哪些優惠政策,該去哪里辦手續,都不太清楚,我們通過專業貼心的服務,讓政策更好地落實,讓臺灣人才更加安心地留下來。”思明區臺灣青年創業輔導中心主任林婷告訴記者,他們制定出一整套落實政策相關流程,至今已受理七批次臺灣青年優惠政策的申報,共有62家臺青企業,82名臺灣青年享受政策,落實兌現金額達378萬元。
除了政府提供的政策和資金支持,思明區臺灣青年創業輔導中心還為臺灣青年創業就業提供政策信息咨詢、政策申報輔導受理、創業基地培育、創業沙龍、創業導師推薦等“直通車”“零距離”的綜合輔導服務,讓兩岸青年相互交流,共同打拼發展。
人才效應
突出市場導向“納人才”,推動建設一批各具特色的眾創空間,通過市場化機制、專業化服務和資本化途徑集聚創新創業人才。目前共有經認定的國家級眾創空間11家、省級15家、市級76家、區級26家。
多措并舉
思明區先后出臺《引進和扶持臺灣青年就業創業暫行辦法》和《落實臺灣青年創業就業優惠政策辦法》等政策,為臺灣青年在思明區創業就業提供“真金白銀”的支持。通過制定出一整套落實政策相關流程,至今已受理七批次臺灣青年優惠政策的申報,共有62家臺青企業,82名臺灣青年享受政策,落實兌現金額達378萬元。
故事1
通過獵頭等方式
盛情邀請中高端人才
“總經理助理、銷售總監、財務總監……這些都是當前企業發展最緊缺的中高層骨干,我們利用遍布全國的人才庫,幫助企業物色合適的人選,對有技術、有干勁的中高端人才,會毫不猶豫地發出邀請,提供專業化、市場化、個性化服務。”北京外企人力資源服務福建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琛告訴記者,“我們公司的一些高管也受益于思明區的總部經濟和重點產業人才政策,解決了子女入學問題,消除了來廈工作的后顧之憂。”
在廈門,不少企業的技術與高層管理人才,都是通過獵頭的方式引入。思明區于2010年引進了北京外企人力資源服務福建有限公司落戶,建立起專業化、國際化的人才市場服務體系,為數千家國內外知名企業的五萬余名中外雇員提供人力資源服務。
營銷是企業的命脈。思明區的一家鞋服行業企業在走向全國化的過程中,由于各營銷分公司分散在各地,管理出現問題,很多制度執行不下去,急需一名人力資源總監來幫助企業建立面向全國的營銷管理體系。
了解到這一需求,北京外企人力資源服務福建有限公司從深圳一家知名互聯網企業物色到一名合適的人力資源經理,經過多次溝通,向人才介紹“新東家”給出的薪酬待遇、職業發展平臺、企業文化,甚至老板個人風格等,最終成功將人才“挖”來,很快幫廈門企業建立起貼合總部需求、面向全國的營銷管理體系。
故事2
為員工搭建
“助學賦能”成長平臺
24歲的王昊被廈門易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同事稱為“后起之秀”:不到一年,他從實習生成長為公司的數據小組負責人,帶領數據小組肩負起推動企業轉型的技術重任。王昊能快速成長進步,除了自身的努力,少不了在易名科技“易成長”助學項目中得到的培養和鍛煉。
易名科技CEO金小剛介紹,易名科技開展了“易成長”“易學堂”“易賦能”助學項目,尊重員工價值,重視員工成長,讓實習生學習公司核心文化、企業價值觀以及工作崗位所需的技能和知識,為員工搭建“助學賦能”多維度成長平臺。
在“易成長”助學項目中,4名內部導師和14位在校實習生組建“小嫩芽訓練營”,導師總結自身職場經驗與“小嫩芽”分享,并通過團隊協作、小組辯論等多種形式,完成各項通關任務,激發實習生潛能。在“易學堂”項目中,將學習培訓與激勵相結合,培養內部導師,分享包括產品運營、關系維護等與工作直接相關的技能,促進在職員工迅速成長。在“易賦能”項目中,通過對公司管理層進行定期技術交流、經驗總結分享,推動管理層知識積累更新,拓展專業知識,提升團隊管理能力。
“優秀的技術人才從來就是互聯網企業的寶貴財富。”金小剛說,“我們通過搭建多維度學習成長平臺,助學賦能促進技術人才成長進步,讓人才為企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也更好地實現自身價值。在這方面思明區也提供了各種平臺,我本人就通過區拔尖人才的評選,也被思明區推薦為市拔尖人才。可以說,思明區對于企業人才的培育和發展提供了大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