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谷山莊保存著一座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知青樓”。(林志杰攝)
廈門日報訊(記者 應潔通訊員劉平)品嘗原汁原味的土雞土鴨,采摘“季節限定”的新鮮藍莓、小西紅柿,感受充滿懷舊情懷的知青樓,體驗親手磨豆腐、包肉粽的樂趣……“五一”即將到來,如果您還在為“假期去哪兒”發愁,坐落在群山碧水間的灌口鎮雙嶺村無疑是個好選擇。
作為全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試點,這個小小的靠山村憑借豐富的自然稟賦,聚集了龍谷山莊、古樾山莊、“禾祥西”生態新農業基地等一批優質現代農業項目,形成了集休閑農莊、果蔬苗木種植、農耕體驗、親子研學、戶外運動等多樣化的鄉村旅游業態,多個項目成為省級休閑農業示范點。
鄉村要振興,必須培育發展產業新動能。與雙嶺村類似,在集美,一批傳統村莊通過農業轉型升級走上了鄉村振興之路,一批現代農業項目形成品牌,拓展了農民增產增收空間。近年來,集美區把發展現代特色農業作為“4+X”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大力培育休閑旅游、文化體驗、農村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有效激發鄉村內生動力活力。
今天起,本報將陸續為您帶來集美區鄉村振興的相關報道,挖掘今日農村、農民的美麗故事。
龍谷山莊
圍繞知青樓打好“文化旅游”牌
龍谷山莊坐落于灌口越尾山腳下,作為廈門唯一一個主打“知青文化”的休閑農莊,龍谷山莊幾年前就獲評省級休閑農業示范點,這里不僅有清新的空氣、美味的農家菜,還有一座從上世紀七十年代保存至今的“知青樓”,山莊里現在還生長著1000多株當年知青種下的龍眼樹。
以知青樓的歷史為延伸,龍谷山莊打響了“文化旅游”的牌子。就在知青樓旁邊,一條長達百米的“灌口鄉土文化長廊”圖文并茂地展示著灌口的文物古跡、歷史淵源和知名人物。山莊還有一個特殊的“方寸展覽館”,展出上千件糧票、油票、船票等現在已經難見蹤跡的老物件。
“除了參觀、采摘果蔬,山莊內還有垂釣、茶室、戶外拓展等設施,還有露天電影、戶外KTV、篝火晚會等豐富的休閑娛樂項目。”經營者盧明全介紹,目前龍谷山莊一年平均有三四萬人次的游客量,周末、假期高峰時一天要接待五六百人。即將通車的新324國道,更加拉近了游客與雙嶺村的距離,龍谷山莊距離新國道只有不到300米,屆時將迎來更多的商機。
【建議】
通過交通、營銷整合
與周邊景點形成“共享集群”
作為土生土長的雙嶺村人,盧明全對家鄉一直有著特別的感情,山莊的員工大多數是周邊村民。不僅想著帶領鄉親一起致富,盧明全還盤算著跟周邊的幾個休閑項目組成聯盟,通過交通、營銷的整合串聯,形成資源互補、游客共享的集群,打響雙嶺鄉村游的品牌。
“目前山莊大多是自駕游客,到這里的公共交通還不是很方便,如果能解決公共交通接駁問題,可以更好地開發周一到周五的市場。”盧明全說。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他還希望政府能面向鄉村游出臺更多的鼓勵政策和指導意見,比如推動、規范鄉村發展民宿,進一步激發鄉村游的潛力。
古樾山莊
抓住親子研學市場 豐富體驗項目
同樣作為省級休閑農業示范點的古樾山莊距離龍谷山莊只有3公里車程。這里是一片開闊的田園風光,小橋流水、奇花異木之間升起炊煙裊裊――在農家樂體驗區,游客可以自己摘菜、生火、燒柴,做上一桌香噴噴的鐵鍋飯。
“最近生意很好,明天要接500人的親子團。”古樾山莊的經營者蔡福圳深切地感受到,越來越多的城里人愿意回到農村。事實上,在島內打拼事業的他自己也是熱衷“回歸鄉土”的一員,不僅自己出資出力經營山莊,還把父母、妻子都叫來幫手,每天,他都要在占地幾百畝的農莊里走上幾趟才算踏實。
蔡福圳是個手腳閑不住、頭腦也閑不住的人,山莊擁有采摘園地、農產品售賣、野炊營地、濕地景觀、戶外影院等多個功能區,大多出自他的想法。結合這幾年日益增長的親子研學板塊,山莊還開發了不少適合孩子、家庭的項目,比如即將開放的農產品分揀包裝初加工手工坊,可以讓游客在這里學習體驗豆腐、五香、肉粽的制作。
隨著古樾山莊的名氣越來越大,項目也逐漸變成了村民共同致富的平臺,目前30多個村民跟著他在這里創業,每月人均能拿到三四千元的收入。
【建議】
形成差異化經營 避免同質競爭
“雙嶺的鄉村游需要差異化經營,就拿采摘種植來說,每個農莊可以種上不同的果蔬,讓游客有更豐富的選擇,避免同質競爭。”經常外出考察的蔡福圳有很多想法,為了形成特色,蔡福圳去年專門從外地引種了6000多棵藍莓樹,“藍莓種植在廈門很少見,預計5月10日就要進入采收期,歡迎大家來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