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 “大而全”轉向“小而精” 盡管互聯網來勢洶洶,近兩年,廈門實體書店數量卻不斷增長。究其原因,廈門市出版發行協會秘書長林元添說,除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各購物中心的強力吸引外,全民閱讀氛圍漸濃也是其中一項重要原因。 位于廈門SM城市廣場二期的西西弗書店經常“一位難求”。舒適的閱讀環境、濃厚的氛圍是吸引流量的主要原因。近兩年,廈門市實體書店掀起了一股轉型熱潮,從“大而全”轉向“小而精”,從注重書的品類到講究閱讀環境,增強讀者體驗感,有的書店甚至轉向專業“品牌化”。 以新華書店中山路店為例,今年元月,除了裝修風格改造升級,書店更是將曾經主打的文教類圖書全部清走至二市店,經營模式定位為旅游休閑,增加了文創產品和南音、木偶戲、閩南小院等廈門特色文化產品。店內還專門為游客設計了“接頭站”留言墻,增加了互動性。 書香陽光書店也在經營過程中,逐漸將模式定位為童書和教育,店內經營的適齡教育類圖書占總量的四分之三,其他成人類書籍僅占四分之一,而且增加了兒童“游學”、教育課等項目。自2015年以來,店內進行3次裝修,用車廂、地中海玻璃地板等童趣風格吸引小讀者“走進來”,致力打造兒童類書店之最。 2016年,曉風書屋從傳統書店向“咖啡閱讀吧”轉型。在沙坡尾店,記者看到一樓被改造成了咖啡休息區,書架全部“上墻”,空間被桌椅沙發取而代之,讀者進店點杯飲品即可閱讀新書。位于思明南路小巷內的海疆學術書店,以打造學術類經營模式而聞名,邀請高校教授和講師進行講座吸引了大批學術型讀者參加,為書店帶來流量。外圖廈門書城則致力打造立體新書店,通過持續性開展相關讀書會、經典文學電影放映周、版權漫畫展等,努力創建立體式的全民閱讀服務綜合體。 助力 政府扶持送來“及時雨” 自2014年開始,政府對實體民營書店進行扶持,力度逐年上升,2017年更是將成本補貼從25%提高到了30%。以書香陽光書店為例,2014年拿到了15萬元補貼,2015年和2016年分別拿到了30萬元補貼。目前,政府已發放扶持資金400多萬元,為實體書店與互聯網對抗送來了“及時雨”。另外,廈門市出版發行協會也不斷調研實體書店經營現狀,提出對策,不定期組織協會會員單位開展閱讀活動,組織文化行業經驗交流等,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助力的作用。 “現在不是單純的賣書了,而是經營情懷。”書香陽光書店經營者陳雅勤說,經營20多年來,已經對書店產生了感情,寧可用其他產業的盈利平衡書店的經營,她也不愿意放棄。與她有同樣想法的還有曉風書屋,曉風書屋沙坡尾店店長高巧慧說,作為廈門的老品牌,不能說倒就倒,還要肩負著傳播文化的重任。 |
相關閱讀:
- [ 04-03]扎根思明創新創業 十點讀書將開設線下實體書店
- [ 02-26]新學期開學書店收銀臺爆滿 文學名著熱賣
- [ 01-26]實體書店回暖讓城市洋溢書香
- [ 01-26]創新讓實體書店成為“金屋子”
- [ 01-17]實體書店回暖 閱讀春天可期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