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通過組織讀書會增加人氣。記者張玲玲攝
新華書店中山路店打造留言墻吸引讀者。記者張玲玲攝
海西晨報訊(記者張玲玲)書店是城市的名片,不僅反映了城市的閱讀氛圍,更是城市的文化象征。在互聯網經濟大潮的沖擊下,廈門實體書店依然“堅挺”經營,除了政府的扶持,店家們也不斷挖掘自身潛力、改革創新,在理想和現實中博弈生存。近兩年,廈門實體書店數量不降反升,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他們的經營狀況如何?又是如何對抗互聯網激烈競爭的?帶著這些問題,晨報記者進行了深入走訪。
探因
“流量不足”成轉型動力
根據廈門市出版發行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去年全市有400多家注冊書店,以食雜、文具等為主業務的兼營商店占據50%,以書為主要業務的實體書店約200家。其中,國營約60家,民營約140家。
“流量不足”是廈門所有實體書店面臨的最大困境。以新華書店中山路店為例,店長陳璇說,一直以來新華書店都是給人刻板的印象,雖然書多,但是沒有吸引力,特別是中山路店地處步行街旅游區,轉型前的裝修風格與整條街的小清新風格相比顯得“老態龍鐘”,進店的人很少。為此,新華書店不得不謀求轉型升級。
那么,“流量”都去哪兒了呢?書香陽光書店經營者陳雅勤道出了背后的原因,“互聯網搶走了90%的流量,除了便利,還與實體店打價格戰。”她說,書籍的利潤本來就不高,互聯網可以壓低價格以量制勝,實體書店一般是賣給本地居民,不僅量少,還要打折。除此以外,還有店租、人工水電等各種成本開銷,所以實體書店僅靠賣書根本不賺錢。
改變
“大而全”轉向“小而精”
盡管互聯網來勢洶洶,近兩年,廈門實體書店數量卻不斷增長。究其原因,廈門市出版發行協會秘書長林元添說,除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各購物中心的強力吸引外,全民閱讀氛圍漸濃也是其中一項重要原因。
位于廈門SM城市廣場二期的西西弗書店經常“一位難求”。舒適的閱讀環境、濃厚的氛圍是吸引流量的主要原因。近兩年,廈門市實體書店掀起了一股轉型熱潮,從“大而全”轉向“小而精”,從注重書的品類到講究閱讀環境,增強讀者體驗感,有的書店甚至轉向專業“品牌化”。
以新華書店中山路店為例,今年元月,除了裝修風格改造升級,書店更是將曾經主打的文教類圖書全部清走至二市店,經營模式定位為旅游休閑,增加了文創產品和南音、木偶戲、閩南小院等廈門特色文化產品。店內還專門為游客設計了“接頭站”留言墻,增加了互動性。
書香陽光書店也在經營過程中,逐漸將模式定位為童書和教育,店內經營的適齡教育類圖書占總量的四分之三,其他成人類書籍僅占四分之一,而且增加了兒童“游學”、教育課等項目。自2015年以來,店內進行3次裝修,用車廂、地中海玻璃地板等童趣風格吸引小讀者“走進來”,致力打造兒童類書店之最。
2016年,曉風書屋從傳統書店向“咖啡閱讀吧”轉型。在沙坡尾店,記者看到一樓被改造成了咖啡休息區,書架全部“上墻”,空間被桌椅沙發取而代之,讀者進店點杯飲品即可閱讀新書。位于思明南路小巷內的海疆學術書店,以打造學術類經營模式而聞名,邀請高校教授和講師進行講座吸引了大批學術型讀者參加,為書店帶來流量。外圖廈門書城則致力打造立體新書店,通過持續性開展相關讀書會、經典文學電影放映周、版權漫畫展等,努力創建立體式的全民閱讀服務綜合體。
助力
政府扶持送來“及時雨”
自2014年開始,政府對實體民營書店進行扶持,力度逐年上升,2017年更是將成本補貼從25%提高到了30%。以書香陽光書店為例,2014年拿到了15萬元補貼,2015年和2016年分別拿到了30萬元補貼。目前,政府已發放扶持資金400多萬元,為實體書店與互聯網對抗送來了“及時雨”。另外,廈門市出版發行協會也不斷調研實體書店經營現狀,提出對策,不定期組織協會會員單位開展閱讀活動,組織文化行業經驗交流等,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助力的作用。
“現在不是單純的賣書了,而是經營情懷。”書香陽光書店經營者陳雅勤說,經營20多年來,已經對書店產生了感情,寧可用其他產業的盈利平衡書店的經營,她也不愿意放棄。與她有同樣想法的還有曉風書屋,曉風書屋沙坡尾店店長高巧慧說,作為廈門的老品牌,不能說倒就倒,還要肩負著傳播文化的重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