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峰老師為浦城一中高三學生上課后留影。 東南網5月8日(福建日報記者 楊珊珊 文/圖)近日,由光明日報《教育家》雜志社、光明網發起的“尋找大國良師”活動在四川成都頒獎,廈門一中的蘇寧峰老師榮獲“大國良師”的“杰出貢獻獎”,成為我省唯一獲此殊榮的教師。 作為廈門一中的語文高級教師,蘇寧峰還是福建省學科帶頭人、廈門市專家型教師,曾任福建省高考語文學科秘書,參加過兩年的高考語文命題與多年的高考改卷工作。而與豐富的教學經歷同樣引人關注的,是他堅持“以愛教學”,關愛學生成長。 用關愛改變“差生” “當時我的一個畢業了的學生看到這個評選,他推薦給我,說老師,你可以去參加這個評選啊,你就是我心中的良師。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想把自己做的工作展示一下,沒想到真的獲獎了。”蘇寧峰謙遜地說,這樣的一個榮譽稱號是自己教學歷程上的一個鼓勵,激勵他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地踐行良師的責任。 自1990年從師范學校畢業后,蘇寧峰就投身教育事業,從教近30年,從一名年輕的普通語文學科老師,逐漸成長為學科帶頭人,他已數不清教授了多少學生。在專注鉆研業務的同時,“做一個受學生歡迎的老師”是他單純的追求——不僅要講好課,讓學生永遠覺得新鮮,還要默默給予學生關愛。 在他的理解中,教育就是愛的實踐,沒有愛的教育是不可想象的。他說,正如語文學家夏丏尊翻譯《愛的教育》時所說的:“教育之間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學生時代,我也曾經是被‘差’字‘燙傷’的學生。”蘇寧峰說,也正是源于這樣的經歷,在當上老師后,他與那些“被分數所傷”的學生擁有了“共情之感”。“課堂之余,我經常走到他們身邊,摸摸他們的頭,和他們聊天、鼓勵他們。”曾經蘇寧峰的一位學生成績落后,他了解后得知,這個孩子來自農村,生長在單親家庭,形成了自卑、內向的性格。蘇寧峰長期關注他的功課,時常在課間坐到孩子身邊與他聊天,并吩咐班里活潑的學生多“帶帶他”,通過多方面的幫助,慢慢地,孩子變得開朗起來,功課也有所改善。 持續的付出,也收獲了來自學生的支持。廈門一中有一個頗有意思的傳統——讓學生匿名投票評議教師,自進入廈門一中,蘇寧峰每年所獲得的學生評議的滿意率與優秀率幾乎都是100%,他還獲得了學校組織海選的“最受家長歡迎的教師”的榮譽。 因熱愛執著教研 最近,蘇寧峰在教學之余正為自己的第一本書忙碌——不久前,他擬出版的《表現論視野下中學語文的批判性解讀》被列入廈門市教育局公布的市教育科研專著資助出版項目。 作為一名中學語文教師,蘇寧峰在專注于課堂教學的同時,更注重開拓視野,提高自身教研能力,將教學經歷轉化為可惠及他人的教研成果。2007年他被省教育廳借調擔任省高考語文學科秘書,兩年專注于高考語文命題研究的經歷讓他“跳出”中學課堂教學,拓寬了視野。 那之后,用了近5年的時間,蘇寧峰就“批判性解讀”的課題進行研究,撰寫與發表了近30篇系列論文,課題成果獲評“廈門市基礎教育成果一等獎”。此外,他還開設了全國性和省市級別講座數十場。蘇寧峰對自身進步的要求從未停止,2007年至2009年,他完成了在職教育碩士的進修,又花了數年時間,完成廈門市專家型教師、福建省學科帶頭人的進修,2017年,他開始了福建省教學名師的進修。 “一位教師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師德就是教好書。教好書,沒有教研是做不到的。因此,教研不僅是一種自愛自尊,也是對于學生一份深沉的愛。”蘇寧峰說,對學生的愛,對教育的愛,是驅使他熱愛教學、致力于教研的內生動力。 |
相關閱讀:
- [ 05-04]廈門一中海滄校區首招200名初中生 今起接受網上預報名
- [ 04-17]廈門一中海滄校區已完成年度計劃投資76% 8月底前建成投用
- [ 04-13]他的最后一刻停留在音樂里 廈門一中音樂教師王佑杰去世
- [ 03-19]廈門一中采購除顫儀 要從學生普及起“救命神器”用法
- [ 01-11]教出的學生會學又會玩 廈門一中有本“不怕偷”的秘籍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