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地震預警臺網 是千里眼和順風耳 要讓地震預警信息發揮減災實效,必須要具備相應的條件。首先要建設較高密度的地震預警臺網,這是地震預警系統的“千里眼”和“順風耳”,他們能在地震發生時第一時間捕捉到地震信號。目前,福建測震強震網的臺站總數已達到了128個,全省達到每縣一臺,臺間距平均達到30公里;烈度計網達到300個臺站,其中廈門地區布設了22臺。這些設施設備使福建臺網對全省地震的監測能力達到1.0級,震后10秒內產出地震預警信息;震后1分鐘產出地震自動速報信息;震后5分鐘產出地震烈度速報信息,在全國省級臺網中走在前列。 地震預警信息發布系統 “搶出”幾秒至幾十秒應急處置時間 地震預警系統不僅要有“眼睛”、“耳朵”,還要有“嘴巴”。警報能否快速發布、傳遞,是地震預警成功與否的關鍵。這就要倚靠今年起廈門即將全面建設的地震預警信息發布系統了。市地震局將在全市所有中小學校和部分社區(村)布設地震預警信息接收終端,接收省地震局推送的預警信息,再通過高清電子顯示屏或高音喇叭及時發布警報,提示人們立即采取措施,快速避險。發布的內容包括地震波到達時間和本次地震發生的地點、時間、震級、震中距離、預估烈度等信息。預警信息的生成、傳遞、接收、發布全都是通過相關儀器和設備自動進行的,沒有人工干預,以確保地震預警信息能夠更多的“跑贏”地震波。 地震預警就是一個和地震波“賽跑”的過程,它能提供幾秒至幾十秒的應急處置時間。別小看這短短的幾秒幾十秒,通過一定的宣傳和訓練,地震預警可以提醒震區的人們緊急采取措施逃生避險,不會被強震打個措手不及;預警信號發出后,行駛中的列車可以減速避免出軌翻車;輸油、輸氣管線可以提早關閉,避免漏油、漏氣引起的污染或火災;核電廠等重大工程可以提前采取應對措施,避免次生災害等等。 |
相關閱讀:
- [ 02-08]臺灣花蓮是否將有更大地震?地震局專家這樣說
- [ 02-07]臺灣花蓮地震致廈門5名游客受傷 其中一名重傷
- [ 02-07]臺灣花蓮發生6.5級地震多棟建筑倒塌 廈門震感強烈
- [ 08-09]廈門航空公布通告:九寨溝地震客票可免費退改
- [ 08-09]廈門173名團隊游客全部安全 首批滯留旅客6人今日返廈
- [ 08-09]四川九寨溝縣發生七級地震 173名廈門游客已確認安全
- [ 05-12]廈門布設22個臺站捕捉地震波 將在各試點發布預警
- [ 05-10]廈門已建成的地震應急避難場所達82處 覆蓋全市各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