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盈趣科技生產線。(記者張奇輝攝) 廈門日報訊(記者李曉平通訊員章燕寶)在近日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對2017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予以督查激勵的通報》中,廈門繼2016年獲肯定之后,再次上榜“推動實施‘中國制造2025’、促進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成效明顯的市、直轄市轄區”,成為全國連續兩年獲此殊榮的四個地區之一。廈門也將繼續在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布局、智能制造和服務型制造等試點示范方面獲得國家優先支持。 金龍客車“阿波龍”登上春晚,領先科技獻禮“中國智造”等成果,這是廈門實施“中國制造2025”以來,廈門企業發展的亮眼成績。日前,宏發電聲、法拉電子、金牌廚柜、大博醫療等13家廈門制造、廈門質量代表企業高調亮相中國自主品牌博覽會,講述廈門制造的故事,也充分展示了廈門這兩年工業轉型升級的顯著成效。 廈門高度重視制造業發展,首先在產業布局上持續優化。市經信局牽頭編制《廈門市實施〈中國制造2025〉行動計劃》及《廈門市“十三五”工業轉型升級專項規劃》等系列子規劃,明晰產業轉型升級發展路徑,做好頂層設計;出臺《廈門市產業空間布局指引》,促進產業區集聚發展,形成機械、醫藥等工業園區26個。目前我市機械電子行業占全市工業規模比重近70%,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作為重點產業也發展迅速,一些重點龍頭企業正在開展以生產數控、智能裝備、服務型制造為主的項目向新一輪智能化轉型。 為適應互聯網時代多樣化、定制化、功能化的應用需求,我市培育和孵化了一批跨領域、多層次的系統提供商,為智能制造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通過鏈群結合,做強做大優勢產業。我市圍繞平板顯示、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材料等產業鏈建設,做好建鏈、延鏈、補鏈、強鏈工作。重點實行“強芯補屏”,引進落地了通富、士蘭微等一批產業龍頭項目,帶動近千億投資。去年,全市平板顯示產業實現產值1144億元,集成電路產業全產業鏈格局初步形成。 產業發展,人才是保障。廈門堅持創新驅動,不斷夯實發展后勁,先后出臺企業研發經費補助政策、“廈門人才新政45條”等政策措施,調動創新創業的積極性。去年,全市研究與試驗發展投入占GDP比重為3.3%,擁有高新技術企業總數超過1400家,新培育省級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182家,企業創新能力和發展后勁不斷增強,不斷涌現出捷太格特、長塑實業等一批單項冠軍企業。 【亮點】 廈門大力促進產業區集聚發展,形成機械、醫藥等工業園區26個。 廈門集成電路產業全產業鏈格局初步形成,去年全市平板顯示產業實現產值1144億元。 截至去年,全市擁有高新技術企業總數超過1400家,新培育省級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182家,企業創新能力和發展后勁不斷增強。 |
相關閱讀:
- [ 04-17]工業機器人大量普及 廈門制造業今年“缺工不明顯”
- [ 02-08]廈門市制造業工會聯合會成立 工會改革進入新階段
- [ 01-19]7家閩企入圍第二批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有2家廈門企業
- [ 03-10]廈門利用外資繼續領跑全省 制造業利用外資成績亮眼
- [ 11-02]廈門市先進制造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正式出臺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