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區營造良好發展環境,一批企業入駐同安新城。(本組圖/同安區委組織部提供)
廈門日報訊(記者黃懷)今年第一季度,同安區經濟運行勢頭強勁,迎來“開門紅”: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7.04億元,比增9.4%,增幅全市第一,超過半數的主要經濟指標增幅排名全市前列。
建設富美同安,實現經濟彎道超車,趕超發展,關鍵在于人才支撐。同安區堅持人才優先理念,不斷完善政策體系,拓展創業平臺,打造特色隊伍,提升服務水平,努力營造良好的人才創新創業發展環境。
為企業引育人才提供政策支持
站在新起點上,同安對人才的渴求比任何時期都強烈。同安區委書記黃燕添說:“同安要以‘人一我十、人十我百’的精神推動人才工作跨越發展,不唯地域引進人才,不求所有開發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讓各領域人才與同安趕超發展同頻共振。”
“我們下足了‘血本’,為企業引育人才提供政策支持,簡直是在搶人才。”同安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徐小華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同安區在“銀城113”人才計劃的基礎上,通過細化人才引育政策,出臺了高層次教育和衛生人才引進培育實施細則,研究臺灣人才、農業產業人才、雙一流高校畢業生等政策細則,人才政策體系逐步完善。
同時,加大對人才項目的配套扶持,市“雙百計劃”人才項目A、B、C類區級配套標準分別增加至340萬元、300萬元、100萬元。提高人才工作津貼,新一批區級人才工作津貼比上一批翻一番,拔尖人才津貼提高到每人每月1600元,農村實用人才和民俗文化人才津貼提高到每人每月1000元。
“同安的人才扶持政策在六區中最優惠,區級人才工作津貼標準高于全市標準,體現同安區委區政府對人才的重視和尊重。”徐小華說。
攬才、留才、用才的關鍵在于營造識才、愛才、敬才的人才發展環境。同安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帶隊前往北京、上海等地招商引才,京東、趣店、清華紫光、中船重工725所等企業入駐同安。
凸顯產業引才集聚效應
產業有前景,人才方有未來。同安區強化平臺建設,通過筑巢引鳳,實現產業引才、以企引才、以才引才。為入駐區人才創業園的人才企業提供免費的辦公場所、場租補貼,減輕了企業負擔。目前人才創業園內已集聚了7家雙百企業、13家高科技企業和研發機構,初步形成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產業集群。
如果創業者是“種子”,那么眾創空間就是土壤。省級眾創空間“特倫眾創”在同安火炬高新區建成投用,已有40余家企業和團隊入駐;“大順電商物流眾創”建成使用,20家電商和50家物流創業團隊入駐,形成以中醫藥及電商為主的眾創基地和服務平臺。
廈門智聯信通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文教告訴記者,同安區有完善的三大產業鏈,形成了人工智能產業高地,涌現出一批細分領域的人工智能龍頭企業,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機遇和空間。“我們將企業總部基地落戶同安,通過高新技術來服務傳統產業,從2014年開始至今,企業發展駛上快車道,每年產值、利潤都實現翻番。”張文教說。
同安區通過政策資金支持和搭建公共服務平臺,助推企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去年來,同安區共協助20名人才申請扶持資金、辦理企業落戶等,推薦8家雙百企業參加“6·18”交易會和投洽會,其中飛朔生物公司在“人才項目資本合作展”上新增融資4000萬元。
培育鄉土人才助力鄉村振興
“游春人客走不斷,聽咱山歌唱不完。林中小路春光好,山清水秀花滿坡……”3月初,第十二屆廈門市蓮花褒歌比賽在同安金光湖景區舉行,嘹亮質樸、婉轉悠揚的褒歌為原本怡人的湖光山色更添一抹韻味。
同安是廈門閩南文化的發祥地,這座千年文化古城沉淀了豐富的鄉土文化。然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不少傳承千百年的民俗文化日漸式微,有的甚至瀕臨失傳。
去年,同安區在新一批次人才評選中,新增民俗文化人才類別,首次進行民俗文化人才評選,鼓勵民俗文化人才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同時,同安區加快培育本土民俗文化人才和現代農業人才,推進南音、歌仔戲、蓮花褒歌等15個民俗文化人才傳習基地建設。依托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民俗文化培訓基地和傳習中心建設,發掘培育民俗文化傳承人。
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同安區提出建設農業強區的目標,加快建設百利、鑫美園、青云嶺等一批現代農業基地,推動農業全面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百利種苗總經理康英德為國家“萬人計劃”人才、廈門市第六批“雙百計劃”領軍型創業人才,他告訴記者,企業引進專業技術團隊,包括美國科學院的院士,美國克萊姆森大學遺傳學博士,以及來自臺灣的生物科技專家等,培育適合福建栽培的優質、抗病、高產新品種,年育苗能力達1億株。
【背景】
人才引進
目前,同安區累計引進和培育“萬人計劃”人才3名、科技部創新推進計劃人才4名、省“百人計劃”人才2名、市“雙百計劃”和青年創新創業人才26名、市級拔尖人才9名、區級拔尖人才163名、民俗文化人才和傳承人69名,教育、衛生高層次人才34名,農村實用人才18名,各領域人才創新活力和創業熱情不斷激發。
【亮點】
黨委政府
為企業提供創業資源
同安區召開人才工作座談會,面對面為企業送政策、解難題。
本報記者黃懷
“黨委政府幫企業考慮了很多,提供了豐富的創業資源,讓我們可以心無旁騖地從事技術研發和生產經營。”同安區企業智童時刻(廈門)科技有限公司公共關系部總監陳曉東說。
智童時刻2015年成立,第一批員工全部是從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引進的IT精英,這些來自大都市的精英們能夠在陌生的同安安心工作,離不開同安區委組織部的大力支持。
同安區委組織部為智童時刻免費提供了同安人才創業園的辦公場所:二樓是辦公室,四樓、五樓是宿舍,樓下就是籃球場、跑道,出園區就是BRT公交車站。“完善的配套、周到的服務,讓企業核心人才放心地來到同安,心無旁騖地從事研發工作。”陳曉東說,三年來,企業核心人才保持穩定,助推企業實現快速發展,不少員工還把家屬也帶到廈門。
2017年,同安區委組織部動員智童時刻以團隊形式申報福建省“百人計劃”,并在申報工作上給予細心的指導,政府的認可給予人才極大的榮譽感、自豪感,有效提升了企業的凝聚力。
作為一家“AI+幼教”公司,智童時刻推出的KEEKO教育機器人,主打幼兒園市場。作為幼兒園里的新角色,如何有效融入課堂成為企業的核心難題。為了進一步拓展幼兒園市場,2018年智童時刻開始打造能夠讓幼師輕松制作AI機器人課件的“內容AI化平臺”。
這時候,企業急需“借腦”,需要就近尋找一個高質量的幼兒園參與到研發環節,和企業內部的教研團隊配合工作。同安區委組織部了解到這一情況后,馬上聯系區教育系統,以興國幼兒園為試點開展園企合作。興國幼兒園還專門成立創新教研組,極大地提升了企業產品開發的效率和用戶體驗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