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在河南省沈丘縣卞路口鄉大郭莊村,村民王元明家里格外熱鬧。兩口大鍋熱氣騰騰,旁邊擺滿了蔬菜、粉條、豬肉。鄉鄰們有的在擇菜,有的在洗碗,忙得不亦樂乎。“今天老王大兒子結婚,自家買的菜大伙幫著做,外面來的親戚有宴席,本村的吃大燴菜,這是近兩年俺村興的新規矩。”村黨支部書記郭洪亮邊說邊看菜單,檢查是不是超過了標準。 可在早些年,大郭莊辦紅白喜事,排場可不小。迎新車隊動輒幾十輛;戲班子能唱三五天;婚宴大都是去酒店,差點的也是包桌找大廚做。“最可氣的是相互攀比,張家擺20桌,李家要擺30桌。今天生日酒,明天升學宴……”郭洪亮說,“一天最多吃過6家酒,花了1200塊,有的份子錢還是借的。你說,咋會不窮?” 剎歪風、治陋習事關群眾切身利益。2015年初,大郭莊村委會印發了《開展移風易俗活動倡議書》,明確提出“紅事新辦、白事簡辦、小事不辦”,并細化具體要求,比如:紅事隨禮100元封頂,每桌總消費不超過200元;白事50元封頂,每桌不超過150元等等。 “萬事開頭難,移風易俗更是如此。”郭洪亮說,“誰家要辦事,我上門跟他說簡辦,他認為‘小瞧人’,經常爭得臉紅脖子粗。因為以前排場慣了,突然減去一大半,大伙總覺得面子掛不住,鼓著肚子也要硬撐。” 為捅破這層老舊的窗戶紙,2016年,沈丘縣紀委下發文件,要求黨員干部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帶頭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凡違規者,除追究當事人責任外,還要追究領導責任。“我們縣以自然村為單位劃分為558個網格,實行干部全覆蓋包保管理,一直堅持到現在。”郭洪亮介紹。 有全縣黨員干部帶頭,大郭莊群眾的說法跟著變了:“干部不比咱‘面子光’,可人家都是省著來,咱干嗎花錢又遭罪,鋪張浪費不說,還耽誤掙錢。” 看村民思想有了轉變,村委會進一步完善了《操辦紅白事參照標準》,并納入《村規民約》。同時,結合全縣“傳樹爭做”主題教育活動,挖掘先進典型,用身邊事引導身邊人;組建紅白理事會,與每戶簽訂責任書,為大操大辦上道“緊箍咒”;對違規操辦的村民取消其評先資格,是低保戶的建議取消其低保資格,等等。 除了定規矩,村委會更注重提供人性化的服務。比如紅白理事會上門幫家屬主事、聯系車輛;提供村文化大院作為辦事場地,桌椅、音響等設備免費用;安排村藝術團給紅事義務表演增添喜慶;無償給白事提供孝花代替孝布;將村集體的大棚蔬菜按成本價送貨到門,等等。 大郭莊民間藝術團還將移風易俗編進說唱快板,宣傳“勤儉節約”“厚養薄葬”“綠色祭掃”等理念;繪制文化墻,引導青年樹立“不要車、不要房、自己家業自己創”的婚戀觀;舉辦“好婆婆 好媳婦”“文明家庭”評選活動,一戶帶一村,一村帶一片,一片帶全縣,將移風易俗根植人心。 大郭莊的做法是沈丘縣的一個縮影。在該縣最近的一次隨機調查中,93%的群眾支持并參與了移風易俗活動,98%的受訪者表示感受到了鄉風的變化,群眾滿意率達97.6%。 “沈丘縣用移風易俗的‘金鑰匙’,打開了鄉風文明和群眾減負‘兩把鎖’,有力推動了全縣的新民風建設。”沈丘縣委書記皇甫立新說。(記者 王勝昔 通訊員 黃海濤)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