樅陽縣麒麟鎮陽和村村民在觀看村規民約文化墻。高春英/攝 曾獲“全國文明村鎮”稱號的安徽省樅陽縣浮山鎮,以修訂、推行“村規民約”為抓手,在農村大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提升村民文明素養,培育文明鄉風—— 修村規,建美麗家園 4月28日,記者走進樅陽縣浮山鎮浮渡村,一條條寬敞的柏油路暢通無阻,一排排白墻紅瓦的房屋鱗次櫛比。走進村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張貼在村委會大院外墻的 《浮渡民約》:“浮渡之水,美名遠揚;學術之府,氣節之鄉;奉公孝親,蓄德養才;德業相勸,村興門旺……”共計320個字的《浮渡民約》,展現了浮渡村悠久的歷史文化,注重禮儀的民風鄉風。在浮渡村,隨處可見這樣的民約,有的寫在文化墻上,有的寫在村口的牌子上。 浮渡村委會主任疏仁飛告訴記者,為了抓好文明鄉風建設,有效治理農村環境 “臟亂差”,早在2016年4月,村里以1984年倡立的《村規民約》為母本,重新修訂了新的《浮渡民約》。通過召開村民代表會議、村民組長會議、黨員會議,一致通過了《浮渡民約》和《浮渡村環境衛生村規民約》。浮渡村將“堂室勤掃,村道順暢;雜物有序,禽畜圈養;垃圾入池,秸桿禁燒;晾曬齊整,搭建按章”等具體做法寫進民約,引導村民自覺參與美麗鄉村建設,樹立文明鄉風。 2017年,《浮渡民約》入選由國家民政部評出的 “全國100條優秀村規民約”。 “現在,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民隨手丟垃圾的習慣也改變了,大家都會將垃圾收集起來扔到垃圾桶里,環境干凈了,空氣也好了。村民遵守村規民約,形成了‘爭做文明人、爭創文明戶’的良好社會氛圍,大家自覺維護房前屋后衛生,自覺接受文明監督。 ”浮渡村村民董次林笑著對記者說。 為鼓勵村民愛護環境衛生,爭當文明村民,鎮村每年都會開展“興旺文明之家”評比活動,對獲獎者家門前統一掛牌。目前,浮渡村像董老這樣的文明戶有300多戶,占了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一。據村婦聯主任胡月明介紹:“開展文明之家評比活動,村民的積極性非常高,認為獲得‘興旺文明之家’榮譽很光榮,在村里很有面子,連兒子娶媳婦都容易多了。我們用榮譽評比,帶動大家一起樹文明新風,立德立善。 ” 守村約,樹鄉村正氣 看得見的環境在悄然變化,看不見的鄉風已潤入心田。 “過去,村里存在婚喪嫁娶大操大辦、子女對老人不孝敬等現象,鄰里之間也經常因為田地界限、宅基地等發生口角,甚至大打出手,而今移風易俗、敬老愛幼、鄰里和睦,鄉風民風大有好轉。過去,舊的村規民約太過籠統,內容也跟不上時代,這次新修的鄉規民約由村民共同商定,大家都愿意遵守。 ”浮山鎮宣傳委員方國枝對記者說。 浮渡村徐莊組修建村組道路,需經過多戶村民的自留地、廁所、豬圈等,拆遷任務比較重。 74歲的湯昌福老人首先響應村里修路號召,主動將自家的4分菜地讓了出來,村里其他人看到后紛紛效仿,也拆除了自家擋路的廁所、豬圈等,全力支持修路。 “過去,每個人都不愿意吃一點虧,只想著自家的一畝三分地,現在受村規民約潛移默化的影響,大家的覺悟提高了,遇到事情都會顧大局,學會各退讓一步,鄰里關系更加和睦,畢竟‘遠親不如近鄰’嘛。 ”湯昌福笑著說。 這幾天,浮山鎮太平村很熱鬧。該村方文蘭老人過八十大壽,子女給她過壽的方式在四鄉八鄰傳為美談。方老的子女和親戚沒有大擺宴席,大吃大喝,而是自己動手在家門口搭起一個簡易舞臺,全家老少和親戚40多人輪流上臺表演節目,用文明健康的方式給老人祝壽,場面非常熱鬧。 “你入學的新書包有人給你拿,你雨中的花折傘有人給你打……”方文蘭的大兒子登臺唱了一首《母親》,獲得圍觀村民的熱烈掌聲。已是四世同堂的方老更是樂開了花,自始至終笑得合不攏嘴。 “頭一次這樣過生日,感到格外開心! ”方文蘭老人激動地說,“村規民約對我們影響很大,‘愛國愛家、誠實守信、勤儉節約、勤勞善良’,也是我教育下一代的口邊話。 ”據介紹,方文蘭一生勤儉節約、樂于助人,誰家有困難她都愿意解囊相助。在她的言傳身教下,她家子女有5人是共產黨員,大家和睦相處、尊老愛幼、助人為樂,多次被縣里評為“五好家庭”。 傳民約,倡文明新風 “每周上德育課,老師都會給我們講解村規民約的內容,教我們要遵守村規民約,要孝敬老人、誠實做人……我也會向媽媽宣傳秸稈禁燒、環保等知識,要保護環境,不能亂扔垃圾。 ”浮山鎮雙花小學學生湯鵬說。 村民朱大姐告訴記者:“自從有了村規民約,我們鄰里之間和睦了,有什么困難大家都互相幫助。現在村里打牌賭博的少了,看書跳舞的多了。 ” 據介紹,浮山鎮充分利用學校、農家書屋等陣地,發揮村規民約教育的引導作用,營造講文明、樹新風的良好社會氛圍。雙花小學校長施胡波告訴記者,學校將村規民約與德育課程結合起來,每周安排一節課專門講解村規民約,通過開展“小手牽大手”活動,讓孩子們懂得遵孝道、守紀律,并向家長做好文明宣傳。 浮山鎮義務調解員李雪峰告訴記者:“這幾年,通過村規民約調解村民之間的糾紛效果非常好。因為村規民約是村民自己制定的,村民有強烈的歸屬感、認同感。大家對調解后的結果都比較服氣,自己定的規矩都能自覺遵守。 ” 樅陽縣文明辦副主任章建平告訴記者,樅陽縣將村規民約作為推進村民自治、樹立文明鄉風的有力抓手,從城鄉實際出發,依法制定有針對性、可操作的村規民約,有效推動了美麗鄉村建設,提升了鄉村治理精細化水平。目前,全縣22個鄉鎮都制定了各自的村規民約,推動“鄉風民風好起來、人居環境美起來、文化生活樂起來”,鄉規民約樹起了農村文明新風。(記者湯超)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