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綠色環保漸成清明祭掃新風尚
2018-05-17 20:15:18張大川、王路路?來源: 中國文明網 責任編輯: 李霖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新華社西寧4月6日電(張大川、王路路)清明節,青海省西寧市西山公墓里柏樹成列,“祭祀獻花”“防止火災發生”等橫幅隨處可見,前來掃墓的市民或手捧鮮花,或攜帶盆栽,成為清明祭掃的新風尚。 在西山公墓工作十余年的王先成告訴記者,今年從春分開始,前來掃墓的市民漸漸興起使用鮮花祭掃的風氣,少數焚燒冥幣祭掃的市民,焚燒量也明顯減少。 清明前后西寧風盛,“以前一到清明節,前來祭掃的人都提著成捆的冥幣,焚燒之后的灰燼吹得墓區里到處都是。今年很多人過來就獻個花,清潔人員等花干了之后收拾干凈就好了。”王先成說。 在公墓附近經營祭品店的張霞表示,雖然現在香燭和冥幣都還在賣,但都是歲數比較大的人才買,購買量也不多,年輕人過來基本都是買鮮花。 “去年清明節在網上看到許多‘文明掃墓’的帖子,自己也就開始用獻花去替代燒紙。”前來掃墓的市民蔡女士說,現在不只是網上,墓區里也張貼有宣傳標語,越來越多人認可獻花等更為綠色環保的祭掃方式。 記者了解到,除獻花這種被廣泛接受的祭掃方式外,其他一些綠色祭祀方式也逐漸進入市民視野。在西山公墓里,一些墓碑前擺著綠油油的盆栽,看起來比鮮花更有生命力。 由于不少西寧市民因外出無法在清明為逝者掃墓,便將目光轉向線上祭掃活動。受訪者告訴記者,身邊有不少朋友選擇參與網上追思會或者在朋友圈里為逝者點長明燈,還有在線上用多種方式祭奠英烈。 此外,青海為全面推動移風易俗和文明殯葬,出臺了《青海省推行節地生態安葬獎補辦法(試行)》,力圖通過政府財政獎補的方式,鼓勵和引導廣大群眾實行綠色殯葬,采用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資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 根據該辦法,該省城鄉居民喪屬在核定生態公墓區范圍內骨灰撒散、骨灰不裝盒或使用可降解骨灰盒深埋且不硬化不留墳頭不豎碑的,可獲獎勵3000元。該辦法還要求青海各市(州)結合當地實際,對一些地區群眾長期選擇的、具有民族地域特色又符合國家節地生態安葬要求的葬式,積極出臺獎補政策措施。 “生態節地安葬已被列入鄉鎮目標考核任務,黨員干部也要發揮帶頭示范作用,在尊重民族習俗的前提下,推動生態節地安葬的落地。”海東市平安區民政局副局長王興說,海東殯儀館將在6月初舉辦生態安葬活動,城鄉居民喪屬可以報名免費樹葬、鮮花葬等,現在陸續已有客戶咨詢。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