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3 紅色之旅 愛國英雄故事,學生解說有一套 啟示 沒有理想信念會導致精神“缺鈣”。思明區將紅色文化教育細化到青少年德育工作中,創新紅色文化傳播載體形式,讓廣大青少年銘記崢嶸歲月,緬懷革命先烈,傳承優良革命精神,激發學生愛國熱情,推動紅色文化薪火相傳。 “講到這段故事時,指向沙盤的具體位置,讓參觀者聽得更直觀……”在“英雄小八路”何佳汝奶奶的細心指導下,近20名學生學習講述英雄小八路故事。每周三下午,何厝小學都會舉辦英雄小八路紀念館“小講解員”培訓課。這些學生是學校新選的“后備力量”。 四年級學生劉梓鈞學得特別認真,能夠成為“小講解員”,他比誰都自豪,“我的太奶奶林淑月就是英雄小八路成員。作為英雄小八路的下一代,我更要為繼承英雄小八路勇敢、團結、愛國的精神出一份力?!?/p> 何厝小學是英雄小八路的母校,是中國少先隊隊歌的發源地。如何用好“英雄小八路”精神教育學生?何厝小學用紅色文化理念引領學校德育工作,傳承紅色基因。 何厝小學德育處主任陳婕慧介紹說,“學校德育工作秉承‘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理念,通過開展‘隊歌精神代代傳’系列活動、成立英雄小八路中隊等,潛移默化地在學生心中種下紅色的種子?!?/p> 鏡頭切換到位于鼓浪嶼的思明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實踐基地。每個星期的周四至周六,都有一所思明區小學的學生們走進實踐基地的“思明區紅色劇場”,開展豐富多彩的“紅色之旅”活動。 去年7月,思明區在鼓浪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實踐基地啟動“紅色劇場”。依托這一平臺,思明區教育局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紅色之旅”實踐活動,深受學生喜愛。思明區青少年宮實踐活動部部長呂振濤介紹說,“通過活動,孩子們對紅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領悟,通過紅色文化的教育熏陶,大大激發了孩子愛校、愛家、愛國情懷?!?/p> 據悉,從去年7月啟動至今,共有17所學校,超過4500名師生參與了思明區“紅色之旅”活動。 探索4 實踐平臺 比拼垃圾分類,學生爭當“糾錯員” 啟示 垃圾分類與生活息息相關。在思明區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中,宣傳垃圾分類成為一道亮麗的文明風景線。思明區各學校積極推進垃圾分類課堂教學和學科融合工作,廣泛開展垃圾分類校園文化和社會實踐活動,促進學生樹立生態文明意識,形成文明綠色的生活方式。 廚房、客廳分別擺放廚余垃圾桶、其他垃圾桶,一個專用盒子用來裝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集中擺放,客廳墻上掛著自創的垃圾分類漫畫。在群惠小學四年級學生王鈞正的家中,垃圾分類氛圍十分濃厚。王鈞正的爸爸王小珉打趣道,“現在終于不會再被兒子糾錯了?!?/p> 去年3月,群惠小學啟動垃圾分類工作后,學生在學校的指導下,個個在家中當起了“糾錯員”,監督家人做好垃圾分類。王小珉說,“這樣的做法效果很好。” 小手拉大手,大手牽小手。作為學校家委會秘書長,王小珉深有感觸,“學校組織的‘小手拉大手’假日小隊在行動,活動得到家長學生的熱烈響應。以班級為單位,在中隊輔導員和家委會的組織下,大人小孩走進社區宣傳垃圾分類,倡導文明綠色生活,孩子的環保意識越來越高?!?/p> 群惠小學德育處主任徐晨來介紹說,“學校以做課題的思路,沿著‘垃圾不落地我能行、垃圾分類(減量)我領悟、垃圾循環(變廢為寶)我踐行’三個層次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家校社聯合共同做好垃圾分類。今年暑假學校還將組織垃圾分類研學夏令營,構建垃圾分類研學校本課程?!?/p> 不僅在小學,在思明區的幼兒園和中學,垃圾分類工作同樣開展得有聲有色。在仙閣幼兒園,幼兒爭當環保小衛士。學校將垃圾分類滲透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建立“資源角”,把孩子們從家里收集來的廢舊物變成美術區的材料、游戲玩具;將剩菜剩飯等廚余垃圾埋在土里,變成有機肥料;將“垃圾分類”納入課堂教學,開展各具特色的主題課程……垃圾分類的理念潛移默化地植入小朋友的心中,小朋友個個成為家庭小小環保督導員。 設立黨員督導崗,有效促進校園垃圾的精準分類;深入社區,開展“垃圾分類·我先行”義務宣講、義賣活動;聯合家長,開展“小手牽大手”垃圾分類親子實踐活動……作為垃圾分類的試點學校,廈外瑞景分校積極探索與社區聯動、與家庭聯動的模式,家校社合力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讓垃圾分類成為自覺行動。 |
相關閱讀:
- [ 05-16]思明梧村街道總工會昨舉辦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書畫攝影展
- [ 05-15]思明中航紫金廣場起火?烏龍! 其實是團霧
- [ 05-12]僅用三小時抓獲外地逃犯 廈門思明警察獲同行點贊
- [ 05-11]思明區注重質量和效益 經濟發展站上更新更高平臺
- [ 05-10]思明“智造”助力創新創業之城快速發展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