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日報訊(記者 王玉婷 蘭 京)歷史在這里相聚,博物館里的每一件珍寶,都充滿了厚重與神秘。但它們也會“生病”,也需要“醫生”——擁有精巧技藝的文物修復師。 剛剛過去的國際博物館日,讓人們把目光聚焦在博物館人身上,本報今日推出特別報道,關注讓古老文物重煥光彩的“時光醫生”。連日來,經多方聯系,本報記者尋訪到兩位文物修復師王怡蘋和孫雯,聽她們講述修復文物背后的故事。 我在華大用八個月搶救漢代銅鼎 從各地搜集來的土壤是“靈丹妙藥” 簡介 王怡蘋: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2012年進入華僑大學任教,并兼職文物修復工作至今。 王怡蘋正在修復青銅器。(本報記者 王玉婷 攝) 透過玻璃窗,陽光灑了進來。王怡蘋的修復工作臺,就設在華僑大學四端文物館特展室東南角最靠窗的位置。一張小長桌,一把靠背椅,簡單得讓人難以想象。但就是在這不過三四平方米的小天地里,六年來,王怡蘋已完成兩三百件文物的修復、保護工作。 在這張小長桌上,擺著溫度濕度計、各色礦石顏料、試色紙、鑷子、鎮尺等常見的文物修復材料工具;一旁立著十多個透明塑料瓶,里面裝滿各種顏色、質感的土壤——“它們都是我從各地搜集來的,文物修復就像給文物治病,這些土壤都是我的‘靈丹妙藥’。”王怡蘋神秘地笑笑,講起了一個自己曾整整“搶救”了8個月的“病人”。 這位“病人”,是一尊長20厘米,寬17厘米,通高16.8厘米的漢代銅鼎。“當時,它的圓形頂蓋上,有一個直徑10厘米左右的破洞,一只頂耳脫落,銹蝕斑斑,損壞程度十分嚴重。”王怡蘋說,為“病人”檢查身體時,就涉及修復的第一步——清潔除銹。她戴著手套,小心地用軟毛刷刷去塵土。“很多青銅器由于長期埋藏在地下或出土后沒有放置在適宜的保存環境中,一旦接觸到含氯的可溶鹽類及水分等物質,就會形成腐蝕銹層。”王怡蘋比喻,就像治療蛀牙,醫生要做的先是將蟲蛀部分清除干凈,才會開展下一步“補”的工作。 用鑷子清除掉腐蝕銹層后,放在桌子上的神秘瓶子就要派上用場了。“破損處需要用介質將它黏合”,王怡蘋拿出一小瓶透明晶體,“這是透明的B72膠,我需要加進一些土壤和礦物顏料,將它調配成最匹配被修復文物的介質膠土。”但是,在做這一步之前,須從銅鼎上取下一些土壤粉末,與收集到的十幾、二十種土壤比對,選擇最相近的一種,再利用礦物顏料、對著自然光,比對調和出顏色最吻合的介質。為此,她還拔草,抽捶出草中的纖維,加入調和的介質里。“文物修復講究修舊如舊,要讓修補的部位與周圍的銜接渾然一體,這不僅是個技術活,還要能耐得住性子。”王怡蘋說。 每道黏合工序完成后,都要等它自然風干,再進行下一步操作,最終所有工序完成后,王怡蘋還要對銅鼎進行“涂布”——為它涂上一層保護膜,讓它的生命盡可能延長…… 沒有課程安排時,王怡蘋在工作臺前經常一坐就是五六個小時。從2013年11月至2014年6月,王怡蘋用八個月的時間“搶救”這件文物,讓它立在展柜中,重新煥發光彩。 “為什么在高校文物館修文物,除了熱愛外,我也想讓學生看到,我們是有使命去保護好這些珍寶的。我希望很多年后,人們還能通過文物去感受傳統文化的博大與美好”,王怡蘋說。 |
相關閱讀:
- [ 05-19]來福建博物院 讓“格格”“阿哥”帶您賞文物
- [ 05-19]建數字館、打造小程序……故宮如何讓文物活起來?
- [ 05-18]建陽區安監局積極參與“於越吉金”越國青銅文物展
- [ 05-18]陜西考古十年新發現精品文物“面世”
- [ 05-18]國際博物館日:文物知識走進軍營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