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軍主任(右二)查房時詢問患者病情。
廈門市糖尿病研究所致力于代謝性疾病研究,提升學科診治能力。
廈門晚報訊 ( 記者 匡惟 通訊員 羅超)對于入選省級重點專科,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糖尿病科主任李學軍說“意料之中”,他的自信來自專科的實力。這個科室連續4年入選中國醫院科技影響力百強榜,診斷出包括“早老綜合征”及線粒體糖尿病在內的30多種罕見病和少見病,建成了省級重點實驗室――福建省糖尿病轉化醫學重點實驗室。
“我們學科定位明確,就是要立足‘省內領先,國內先進’,走‘全面發展,特色突出’的道路,打造出優勢突出、專科管理更加精細的一流學科。”李學軍說。
【術業有專攻】
細分為9個亞專科,新技術國內省內均領先
2012年,廈大附屬第一醫院原內分泌科和原糖尿病科合并為內分泌糖尿病科,為了臨床和科研的雙提高,學科進一步細分為9個亞專科,先后成立了糖尿病學組、甲狀腺學組、垂體-腎上腺-性腺學組、代謝性骨病學組、中西醫結合學組、肥胖學組、痛風與高尿酸血癥學組、流行病學組以及基礎研究學組等。
各學組學科帶頭人在各自領域攻堅克難,研究出的診療新技術達到國內、省內領先水平。比如,直接腎素測定、脈沖式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泵治療技術等國內領先,內分泌激素檢測、超聲引導下甲狀腺細針穿刺、動態血糖檢測等技術則處于省內領先水平。另外,學科還建設了內分泌少見遺傳性疾病診斷平臺,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糖尿病綜合管理。
2009年,廈大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糖尿病科入選廈門市糖尿病重點專科,2012年又成為廈門市領先學科,連續4年躋身中國醫院科技影響力排行百強榜,在福建省排名領先。該科現有床位52張,年收治住院病人超過2300人次。
【診治有手段】
擁有“秘密武器”,罕見病和少見病現出“原形”
內分泌代謝疾病不少病種發病率雖不高,但很罕見,診治困難,特別考驗醫生的水平。比如,一名糖尿病患者治療了15年毫無效果,基因篩查才發現屬于線粒體糖尿病;小伙子少年時期牙齒就脫落,原來是患有遺傳性低血磷性骨軟化癥。
診治這些疑難雜癥,內分泌糖尿病科擁有“秘密武器”――臨床內分泌激素檢測室。通過精準的激素檢測,輔以分子診斷技術,讓那些“找不到病根”的患者在這里得到答案,并接受針對性治療。
疑難雜癥的診斷,除了臨床技術的要求,更需要醫生掌握大量專業知識。內分泌糖尿病科每三周開展一次疑難病例討論,每周組織科室人員學習內分泌代謝性疾病的最新臨床和科研進展,提升學科隊伍的臨床診治能力。
據統計,截至目前,已有30多種罕見病和少見病在內分泌糖尿病科現出“原形”。
內分泌糖尿病科臨床與科研雙管齊下,學科建設卓有成效,科研發展也碩果累累。截至目前,該科已獲得10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發表SCI源雜志研究論文50余篇。廈門市僅有的兩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其中一個就在這里,專門設立的生物標本庫存放著幾十萬份生物樣本。
【疑難雜癥診療】
阿爾斯托姆綜合征
10歲就被查出高血糖,診斷結果竟是基因突變
26歲的小嚴身高只有1.45米,可是外表看起來卻像有三四十歲。他在10歲時就被查出患有糖尿病,17歲開始出現聽力和視力障礙,23歲時診斷為視網膜壞死,25歲雙眼患上白內障,之后因暴飲暴食導致身材走樣,因為患病他連學業都沒能完成。
前不久,小嚴因為白內障到醫院就診,醫生檢查后懷疑是糖尿病引發的,建議他先到內分泌科治療。但是,經常規的胰島素治療,小嚴的血糖情況仍然沒能得到改善。內分泌科的醫生為他做了進一步的檢查后,發現小嚴體內的一種基因發生突變,患了“阿爾斯托姆綜合征”。
這種疾病并不多見,據統計約100萬人僅有1至9人患上此病。經過對癥治療,小嚴已經能夠正常飲食,血糖和體重也逐漸得到了控制。
卡爾曼綜合征
年過三十還沒長出胡須,3個兄弟姐妹有相同癥狀
31歲的阿東(化名)從讀書開始就一直坐在最前排。相比同齡人,他的發育有些遲緩,直到高中才長到1.7米,上大學期間他的身高達到了1.8米,現在身高有1.86米。
雖然個子很高,但讓他難以啟齒的是,“小弟弟”卻沒有同步成長,更讓他煩惱的是年過三十仍沒有長出胡須,甚至連陰毛、腋毛都沒有,并且還伴有乳房發育。
除了性特征發育遲緩外,阿東從小嗅覺就不靈敏,花香和食物香味對他來說沒什么區別。到醫院就診時,當地的醫院沒有找到他患病的根源,不過經過治療,毛發長出來,也成功變聲了,睪丸和陰莖都有發育的跡象。
原以為自己的怪病已經治好了,可是沒想到結婚兩年多,阿東的妻子一直都沒能懷孕。阿東到市第一醫院內分泌科求診時,醫生在詢問中發現他的兄弟姐妹中,有3人都出現相似癥狀。最終,醫生根據GnRH興奮試驗結果,診斷阿東患了卡爾曼綜合征。經過GnRH泵脈沖治療,阿東的癥狀得到了改善。
低血磷性骨軟化癥
31歲牙齒剩6顆不到1.4米高,禍根是代謝性骨病
3歲才開始學會走路、說話,到了10歲牙齒竟然開始脫落,最后只剩下6顆牙。31歲的吳先生身高不到1.4米,這兩年因為腰酸背痛,走路也搖搖晃晃的。
經過骨掃描,醫生發現吳先生左側股骨可能有骨折,右側脛骨可能有炎癥。經過進一步基因檢測,考慮他患上了低血磷性骨軟化癥。這是由于血磷水平低和活性維生素D生成不足,造成骨骼礦化不良,出現骨軟化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疾病,屬代謝性骨病。經過對癥治療,吳先生的相關指標得到了明顯好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