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形象 成為鷺島美麗風景線 2017年10月1日,“鷺江80”客船試運行。(本報記者 王協云 攝) 轉變,對于旅客來說,他們會在船票和渡輪的變化中尋找,這也從一個側面體現出輪渡服務和文化的提升。 家住杏林的市民駱先生,是小有名氣的民間收藏家。在他的藏品中,有各個時期的輪渡客票。駱先生說,他最喜歡的,還是上世紀90年代的一張票:這張票白底、玫紅色的圖案,用版畫式的線條勾勒出日光巖、鋼琴碼頭和廈鼓海峽上的一艘渡輪,加上海鳥飛翔,別有意境。駱先生喜歡這張票的理由很簡單――相比之前毫無設計感的簡單字票,這張票是一次飛躍。 黃碧玉1978年來到輪渡,作為“老票務”,她經手過紙質票、塑料票、金屬票、電子信息代幣、e通卡、月票。前一陣子,退休的她去碼頭坐船,發現實體船票已經基本消失了――實名制購票、人臉識別,用身份證就能過渡,讓她很感慨。 承載著服務、行走不同航線的渡輪,也經歷著一次次的蛻變、升級。輪渡退休干部林躍真清楚地記得,1976年,輪渡開始大幅升級碼頭和船舶,那是他最高興的一件事――這些四面通透的鐵殼大船,客位達到500人以上,徹底替代了以前又小又悶的木質船,外觀也特別漂亮。從那時開始,渡輪,開始成為廈鼓海域的一道美麗風景線,確立了改革開放后輪渡的新形象,船型沿用至今。 時間進入本世紀初,輪渡還建造了我市第一艘仿古船“成功游一號”,船身精致、古紋花樣活靈活現,謝隆瑞給這艘船拍的一張照片,成為首航船票附贈的明信片――這艘船的運營主體波塞東海上旅游有限公司,由廈門輪渡和民營資本共同出資組建,這種將國企優勢和民企機制結合、共同做大旅游市場蛋糕的做法,在當時是一種率先嘗試,為后續廈門輪渡深耕旅游市場奠定基礎。 深挖文化 跨入旅游發展新時代 廈門輪渡去年投用的商務候船室。(廈門輪渡供圖) |
相關閱讀:
- [ 05-14]昨晨一女子在輪渡附近不慎落海 路過游客果斷跳水救人
- [ 04-28]65周歲以上臺胞可辦理敬老卡 刷卡乘公交、輪渡免費
- [ 03-19]男子喝了點酒不小心墜入海中 輪渡工作人員合力施救
- [ 02-01]春節期間輪渡客票全部上網銷售 2月1日上午9點開賣
- [ 01-10]今日雨霧天氣仍將持續 輪渡廈金航線一度停航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