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個捐獻過程中,小鵬很淡定。
海西晨報訊(記者陳璐)昨日上午,在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樓15樓的病房里,機械的嗡鳴聲引導著小鵬(化名)的血液,完成一趟奇妙之旅———分離出的造血干細胞緩緩集結,它們的使命是幫助一名未曾謀面的陌生人。
小鵬,廈門大學研一在讀生,是廈門第69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病房里,他時而閉目,時而輕聲地與志愿者聊天,總是怕自己“打擾”了血液的這趟特殊旅行。
2003年,福建省開展造血干細胞捐獻以來,至今共有197例捐獻記錄,其中廈門捐獻記錄占了69例,比例超過1/3。昨日,廈門第69例造血干細胞捐獻,在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完成。
舍友號召之下
6年前報名入庫
獻造血干細胞這件事,小鵬并沒有告訴父母,也沒在時下流行的朋友圈中透露半點風聲。沒有告訴爸媽,是怕家里不理解。此外,小鵬想“低調一些”。
不過,身邊還是有人知道小鵬獻造血干細胞去了。和小鵬在同一個實驗室的同學以及導師,因為請假條,知曉了小鵬的決定,“他們為我鼓勁,讓我多注意身體”。此外,只有一個人是小鵬主動告知的,他是小鵬本科時期的舍友;正是這名舍友,讓小鵬有了這次捐獻造血干細胞的經歷。
在西安讀本科的時候,小鵬的舍友是公益協會的一名成員。2012年10月20日,舍友號召小鵬報名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小鵬便和班上30多名同學一起報名了。
對于是否能真正捐獻,小鵬心里完全沒有預期。所以,去年底,小鵬在接到自己與他人配型成功的電話后,心情是有些復雜的,他說:“這很突然,但我還是要盡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p>
采樣、體檢等等一系列工作,在3個月的時間里陸續完成,但小鵬內心并沒有太大的波瀾———這段時間里,他上網搜集了一些資料,了解了造血干細胞捐獻的相關信息。
直到最后確定捐獻時間后,小鵬給當初帶自己成為捐獻者的舍友打了個電話。電話那頭,舍友語氣里滿是羨慕:“你真的好幸運!”“是呀,我很幸運。”小鵬自己也這么認為。
捐獻時很淡定
身邊還有陪護者
作息飲食規律,這是小鵬捐獻前的惟一“準備”。一直到5月24日入住病房,小鵬都很淡定。
在病房里,等待捐獻的時間是枯燥的,小鵬甚至沒怎么上網,一切都只為了捐獻前的“最后沖刺”———每天早上8點,注射讓造血干細胞“繁殖”的動員劑;其他時間,小鵬盡量多睡覺,以保證精力充沛。
動員劑喚起了小鵬體內造血干細胞的“激情”,讓小鵬在捐獻前夜,有些亢奮。第二天一早,小鵬5點多就醒了,6點開始注射最后一次動員劑,以迎接8點開始的捐獻。
值得一提的是,這幾日一直在小鵬身邊陪護的廈門市紅十字造血干細胞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們。他們當中,還有5人也曾經有過捐獻造血干細胞的經歷。
志愿者陳普,就是廈門第68例造血干細胞的捐獻者,他在今年4月3日完成捐獻后,被志愿者的精神感染,也申請加入了這支隊伍,“我給新的捐獻者講了自己的經歷,也幫他們緩解緊張,把愛傳遞下去。其實,捐獻造血干細胞并不可怕,只是社會大眾對它的了解太少”。經歷過捐獻,陳普還意外得知自己是“熊貓血”,之后,他特地加入了一個“熊貓血友群”,希望自己能再次幫助他人。
歷經近5個小時,昨日下午1點,小鵬完成了414毫升的造血干細胞采集。而一袋存留著小鵬體溫的造血干細胞,也即將開始自己神圣的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