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孚街道山邊書院四點鐘學校內,志愿者在輔導孩子閱讀。鄭偉明 攝
在新陽書院四點鐘學校,新陽衛生院的中藥醫師(中)給家長和學生介紹中草藥及其功效。(新陽書院供圖)
東南網5月29日(福建日報記者 周思明 通訊員 楊佳怡)“感恩各位義工老師的付出,謝謝你們!”近日,廈門市海滄區新陽街道的新陽書院正籌備在“六一”兒童節推出四點鐘學校成果展,四點鐘學校負責人周嬋嬋忙著回訪家長,收集反饋,看到家長發來的一條條感恩寄語,她頗感欣慰。
每天下午放學之后,海滄區第二實驗小學和新陽學校的20多名學生就會來到這里,度過家長下班前的時光。在書院社工輔導下完成作業后,他們還會學習繪畫、音樂、手工等各種興趣課程。“這些孩子的家長大多是外來務工的‘新廈門人’,在本地無親無故,工作也相對繁忙,難以準時接孩子放學。四點鐘學校的推出,為孩子們的安全健康成長提供了保障。”周嬋嬋介紹說。
而今,海滄已經設立了29所四點鐘學校。無論是在高樓林立的現代化社區,還是城郊村莊的羊腸小道旁,四點鐘學校都如同一盞盞明燈,照亮孩子們放學后的童年,也照亮了他們成長的道路。
書院載道 耕讀明志
2015年5月,廈門市開始在全市探索建設集學習教育、文體活動、群眾議事和組織孵化功能于一體的社區書院,構建起資源整合、功能融合、隊伍聚合和“無門檻”、惠民生的“家門口”社區教育服務體系,深受居民群眾歡迎。2016年,海滄區開始開展“弘揚耕讀文化,建設幸福家園”系列活動,以逐步建成的27所社區書院為中心陣地,構建起覆蓋全區的耕讀文化傳播格局,帶動群眾廣泛參與到弘揚耕讀文化的實踐當中。
注入弘揚耕讀文化的內涵后,社區書院具備了在民風教化、價值關懷方面的功能和意義,也為四點鐘學校的脫胎積蓄了更豐厚的精神內涵和文化養分。
歷史悠久、文緣深厚的青礁村,是海滄最早推出四點鐘學校的地方之一。海滄發起“弘揚耕讀文化,建設幸福家園”系列活動后,青礁村積極響應,2016年底,陳氏家族后人將位于青礁村的族產——光裕堂的使用權捐獻出來,作為青礁村民的公眾大學堂,并取名為“蘆塘書院”。此時,曾經負責院前社規劃改造的臺胞李佩珍剛剛上任青礁村村主任助理,并開始為蘆塘書院的創辦和建設工作出謀劃策。
在海滄的現代城市開發中,青礁村處于邊緣地帶,但是,工業化、城市化進展仍然深刻改變了這里的社會形態,很多村民“洗腳上岸”,以務工或經商為生,不少在周邊務工的外來人員也來此租住。城市化浪潮和農村社會配套服務之間的落差,造成了許多難題,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小孩課后無人看管的問題。村中的青礁小學放學后,許多學生家長還在上班,而村中又沒有托管機構,孩子只能自行回家。
蘆塘書院與青礁小學僅隔一條馬路。李佩珍多次征求村民意見后,決定利用蘆塘書院開辦四點鐘學校,并把招生對象基本鎖定在貧困家庭和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群體中。下午放學后,由學校老師集合并帶領40多名學生走到書院,由青礁村網格員兼任的輔導老師對孩子們進行作業指導。
看到村里免費為孩子們開設四點鐘學校,村民的公益熱情被充分調動。許多學生家長報名當“愛心媽媽”,輪流前來為孩子們放學后的安全保駕護航;青礁小學也選派教師和高年級學生作為志愿者,到書院輔導孩子們的課后學習。
村民的支持和社會資源的注入,讓四點鐘學校的內涵大為拓展。在雕梁畫棟的古厝中,孩子們可以感受傳統文化的熏陶,學習家風家訓和國學知識;熱心村民還無償提供了一塊菜地,作為“蘆塘耕讀小菜圃”,讓學生體驗耕種勞作,待果蔬成熟后拿回家和家長分享。
授人以漁 學以致用
2017年,蘆塘書院在四點鐘學校方面的創新經驗引起海滄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在全區各村居的社區書院中進行推廣;2017年9月,海滄區教育基金會成立,通過統籌和引領市場力量參與教育辦學,也為四點鐘學校的鋪開建設和持續運行進一步強化了資金支持。
值得關注的是,四點鐘學校在海滄的推廣,并非是蘆塘書院模式的照搬,而是根據各個村居的實際情況,大力調動當地的社會資源,針對性地設計課程和教學形式。這種因地制宜的建設方式,也讓海滄的四點鐘學校呈現出豐富多彩的面貌。
近日,廈門港引航站共青團支部策劃組織的《引航小課堂》系列公開課在海滄區北附小社區“四點鐘學校”正式開講,通過站員的生動講述和船模的展示,小朋友們不僅學習了引航工作的相關知識,也對海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可謂大開眼界。
這一課程是廈門港引航站團支部與北附小書院的共建成果。引航站所處的嵩嶼街道北附小社區,是海滄新興的現代化社區,居民以年輕上班族為主,北附小書院四點鐘學校的建設思路也更加靈活,不僅大力借助引航站這樣的駐地單位力量推出豐富多彩的特色課程,還在教學形式方面做出創新。
在書院中,有一個玻璃柜里裝滿了各式文具、籃球、水壺等兒童文體生活用品,這些都是北附小書院四點鐘學校別出心裁的創新——上學存折的“換購”獎品。據書院負責人介紹,孩子們在這里上課或在閱覽室借閱后,都可以在自己的“存折”中積分,根據存折中的積分額度,就可以兌換相對應的獎品。
通過這樣的激勵形式和趣味化課程,北附小書院有效調動了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跳出應試教育被動學習的窠臼,培養了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這也是海滄四點鐘學校的題中之義。
據海滄區文明辦負責人介紹,四點鐘學校的推出,一方面是為了服務基層民眾,解決他們在子女教育方面的現實困難,更重要的則是為了讓下一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有效的學習方式和技能,并形成正確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希望四點鐘學校能夠成為全區教育體系的有益補充,讓孩子們受益終生。”
溝通代際 力促融合
在新陽書院,四點鐘學校還承擔著另一項重要的功能——促進新廈門人的代際溝通和社會融合。
早在海滄臺商投資區設立之初,新陽一帶就被規劃為工業區,吸引了大量外來務工人員涌入,并與原住民密集雜居,社會治理、治安壓力居高不下。為了讓外來務工人員對廈門產生歸屬感、認同感,新陽街道轉變思路、敞開胸懷,不僅在廈門首創對外來人口的“新廈門人”稱謂,還在2014年建設新廈門人服務綜合體和社會組織孵化基地(下稱“孵化基地”),力圖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為社會組織的成長創造良好環境,讓社會自治機制在新廈門人群體中運轉起來。
孵化基地也是海滄最早在四點鐘學校方面展開探索的基層組織之一。2015年9月,孵化基地依托社工力量創辦了四點鐘學校,并引進社工力量進行運作,這一做法也一直延續到現在的新陽書院四點鐘學校。
同其他地區相比,新陽四點鐘學校的側重點更傾向于促進親子關系的和諧。據周嬋嬋介紹,新陽街道的人口構成比較復雜,流動性強,很難形成穩定的社會結構。其中,新廈門人家庭作為當地社會的基礎單元,對社會和諧起著關鍵作用。
為了促進親子關系和諧,新陽書院四點鐘學校除了在工作日推出常規課程,還利用周末推出國學班等常態化的親子活動,并在海滄社區書院中率先引進未成年人心理輔導站,以對四點鐘學校活動開展過程中發現的學生心理問題做到及時干預。
新陽學校五年級學生張曉(化名)曾經是江西的一名留守兒童,父母都在新陽務工。從老家轉學過來后,內向的他仍然不敢跟媽媽說話。后來,媽媽幫他報名來到四點鐘學校,并堅持在周末陪伴他參加國學班等親子活動,母子關系漸漸融洽起來。“媽媽,我愛你!”在前不久的一場活動上,原本沉默寡言的張曉當場真情流露,讓媽媽感動不已。
為了回饋四點鐘學校,張曉的媽媽也成為這里的家長志愿者。“親子關系的和諧,不僅讓新廈門人家庭更加穩定,也促進了社會自治機制的有效運轉,從而提升新廈門人群體的凝聚力。”周嬋嬋介紹說。
“四點鐘學校的推出,不僅彌補了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之間的空白,也讓基層困難家庭子女的身心健康有了保障,為海滄提升人文素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海滄區文明辦負責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