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報訊(記者李凌)什么是非法集資?如何辨別網絡傳銷?身邊的人被高額返利蒙騙該怎么辦?在廈門銀監局、廈門市金融辦等單位的組織推動下,26日下午,廈門農行工作人員走進灣悅城噴泉廣場,參與“遠離非法集資·構建平安廈門”防范非法集資宣傳月暨“5·15”打擊防范經濟犯罪宣傳日活動。 知識問答、小品表演、法律咨詢……活動現場,廈門農行工作人員向市民進行防范非法集資的宣導,提醒大家切勿為了所謂的“高額資本回報”而丟了本金。本期消保微課堂,廈門銀監局和廈門農行消保工作人員共同為您對最新的非法集資手段進行揭秘,讓市民朋友們更好地守住“錢袋子”。 “投資平臺”騙走近5000萬 2016年12月底,市民羅先生(化名)經過朋友介紹,加入名為“水滋潤普惠金融”網絡平臺進行投資。羅先生在該平臺充值5000元后,陸續收到高額返利。該平臺有限定條件和獎勵機制:一個手機號只能注冊一個賬號,一個賬號最多注資10000元、最低1000元,每3天最高返利680元及200元專用“銀票”,“銀票”可在平臺的加盟商家使用。平臺用這種方式鼓勵投資者多拉人頭,還給予投資者抽成,而想要成為加盟商還要另交加盟費。 為獲得更多返利,羅先生用不同手機號和名字在該平臺注冊投資,先后介紹幾十名親戚朋友“入伙”。不料,平臺很快出現資金鏈斷裂,錢款無法取現。2016年11月28日該平臺上線運營,僅4個月就有1000余家商家加盟,“會員”6000多人,非法接收資金近5000萬元———案發時,“會員”在該平臺的資金賬戶余額均被清零。 “近年來,這樣的案例層出不窮,受騙者不乏一些大學教授等知識分子。我們要做到不相信高息,不被小禮品打動,不接收‘先返息’之類的誘餌,不相信任何以資金運用、項目投資和購買股份等為名目并承諾高額利息或回報的借款行為。”廈門農行消保工作人員表示,上述案例就是典型的非法集資案例,非法集資是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律規定,向社會公眾(包括單位和個人)吸收資金的行為。非法集資行為需同時具備非法性、公開性、利誘性、社會性四個特征要件。非法集資不可持續,犯罪分子通過欺騙手段聚集資金后,揮霍、浪費、轉移或者非法占有,參與者很難收回資金,此外,非法集資嚴重干擾正常的經濟、金融秩序,極易引發社會風險。 |
相關閱讀:
- [ 05-25]共話行業未來 廈門自貿片區航空產業投資懇談會在京舉行
- [ 05-24]廈門市省重點項目4月完成投資增幅顯著 項目建設氛圍良好
- [ 05-23]今年1-4月77個在建項目完成 4月完成投資增幅顯著
- [ 05-21]廈企如何投資美國 律師來為您詳解法律熱點
- [ 05-17]廈門企業投資項目核準提速 實現“最多跑一趟”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