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圖/市委組織部
廈門日報訊(記者黃懷)廈門與臺灣一衣帶水,同根同源。廈門是兩岸經貿合作最緊密區域,是兩岸直接往來的最便捷通道,是兩岸文化互動最活躍平臺,更是兩岸交流合作的橋頭堡。
兩岸人才的交流合作,是兩岸深度融合開放開發圖景最生動的體現。廈門推出一系列先行先試創新舉措,以更大誠意、更活機制、更大力度吸引臺灣人才,各類臺灣人才引進優惠政策持續領跑,兩岸人才交流合作精彩紛呈。
政策出臺早理念新
將臺灣人才作為全市人才政策體系的重點,先行先試各項惠臺人才政策
臺北市青年創業協會組織臺灣專業人才來廈參加人才對接會。(資料圖/記者黃曉珍攝)
廈門將臺灣人才作為全市人才政策體系的重點,先行先試各項惠臺人才政策,向臺灣青年、技術人才、專家學者招手。
早在2013年,廈門市將臺灣高層次人才作為重點引進對象,在“海納百川”人才政策體系中,專門針對臺灣人才推出了臺灣特聘專家、專才制度,大力吸引臺灣電子信息、光電、現代服務業等優勢產業高端人才來廈工作創業,對引進的臺灣特聘專家、專才給予最高150萬元的生活補貼和500萬元的創業資金扶持,目前已特聘臺灣專家、專業人才195人。
2016年,市委組織部出臺“人才新政18條”,支持大力引進各類臺灣人才。例如,支持用人單位突破年齡、工作地、工作單位和工作方式限制,采取市場化方式柔性引進臺灣各類專業人才來廈服務,并根據人才個人薪酬總額20%,給予用人單位最高15萬元的獎勵,用于支付人才薪酬、獵頭經費等方面的支出。此外,率先突破地域戶籍限制,參照廈門生源畢業生職業見習制度,為在廈實習的臺籍應屆畢業生發放每月近2000元見習補貼和每月500元的租房補貼,有效吸引了更多臺灣青年來廈就業創業。
去年,廈門市“人才新政45條”出臺,對臺人才政策體系版圖更加完善。針對臺灣專業人才專門出臺政策,鼓勵廈門重點產業、重點項目、重點學科聘用急需緊缺臺灣專業人才,年薪達到廈門上一年度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4倍以上的,按用人單位所支付年薪的25%、最高12萬元標準給予補助,最多可連續支持5年;對企業接收取得臺灣碩士以上學歷及廈門認可的高級技師資格的臺灣人才就業,按每人3萬元給予企業補助。
今年4月,廈門積極貫徹國臺辦“31條惠及臺胞措施”,頒布出臺《關于進一步深化廈臺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先行先試推出60條惠臺舉措,率先實現31條同等待遇落地,人才政策的疊加效應也愈加明顯。對臺人才政策體系不斷完善,不僅加大了對臺灣人才的補貼力度,也進一步轉變了引才理念,不僅獎勵人才本人,更加關注引才主體,大大提升了用人單位自主引進臺灣人才的積極性,使臺灣人才引進由政府向社會各階層逐步延伸。
政策全覆蓋無死角
從金字塔尖的高端人才到來廈實習見習的高校在讀生,都有可享受的優惠政策
第一批臺灣青年拿到廈門市公共租賃房的鑰匙。(資料圖/記者 黃少毅 攝)
廈門與臺灣五緣相近,唇齒相依。目前,長期在廈門工作、生活的臺胞約有12萬人,作為對臺前沿,廈門成為許多臺灣同胞西進大陸發展的首選地。市、區組織部門始終用心、用情、用誠推動與臺灣各層次人才的交流合作,促進兩岸同胞的共同發展。
據統計,廈門市、區兩級出臺的專門對臺人才政策文件多達10余個,覆蓋從臺灣高端領軍人才、專才、創業青年到大學生等創業、就業、實習實訓等各個類型的人才,覆蓋面廣,體系完整。各類政策優惠項目多,幾乎涵蓋了臺灣人才在廈門創業就業及生活的各個方面。僅2017年度,全市就累計兌現落實各級政府獎勵補貼資金2500多萬元。
大量臺灣專業技術人才來廈就業創業,職稱成為他們職業生涯發展過程中非常關鍵并急需解決的問題。廈門市率先開展臺灣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試點,對臺開放28項考試項目,長庚醫院17名臺灣醫生首次在大陸獲得衛生高級職稱,近3年來,全市共有62人取得各類職業資格證書。專業技術人才的聚集是產業發展最好的助推器,在人才政策的持續發力下,臺灣人才發揮了很好的引領作用,有力推進了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
光電產業是臺灣發展最快的工業之一,與電子和集成電路工業同為臺灣最有活力的高新技術產業。廈門三安集團吸引了臺灣地區光電、集成電路人才批量來廈發展,目前累計引進臺灣中高端專業人才400多人。得益于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臺灣人才如魚得水,三安光電的臺灣專家徐宸科、林素慧領銜開發LED外延片和芯片,使三安光電在新項目研發、新技術應用上始終保持與全球前沿企業同步。
廈門為臺灣同胞辦實事、解難事,將心比心、推心置腹的工作理念,逐步構建起讓臺灣人才安心創業、放心打拼的良好環境,讓他們從內心感受到“廈臺親上親”的真情善意,描繪出兩岸融合建設溫馨家園的美好畫卷。
政策力度大舉措新
扶持力度保持大陸領先,以最大誠意最亮特色吸引臺灣人才來廈創新創業
3月29日,15名臺灣青年拿到了廈門市公共租賃房的鑰匙,成為首批入住廈門市市級公共租賃房的臺灣住客。位于廈門市翔安區的洋塘居住區和同安區的濱海公寓是這次臺灣青年首批入住的公租房房源所在地。
來自臺中的林欣德正是首批入住公租房的臺灣青年之一。3年前,他來到廈門并扎下根,原先租住單身公寓,每月租金達2900元,這次選擇了公共租賃房,每月租金約1000元,極大地減輕了經濟負擔。“我還沒有看房就決定要入住公共租賃房,3月25日知道這個消息,26日準備好所有材料就提出了申請,27日就基本上通過了,政府的審批速度非常快。”林欣德說。
對于公租房的情況,林欣德參觀后十分滿意,“每個房間都有大衣柜,廚房、衛生間基本配置都不錯,都是新的,可以滿足平常基本的生活和辦公需求”。廈門建立起“租售補”一體的安居保障,將臺灣青年人才納入市級公共租賃房保障范圍,在廈居住滿一年的臺灣人才即可購買商品房,臺灣高層次和骨干人才還可以市價不到一半購買保障型商品房,或申請最高100萬元的購房補貼。首批15名臺灣青年已根據《臺灣青年申請廈門市市級公共租賃住房管理實施細則》入住市級公租房,在大陸首開先例,有效化解了臺灣青年來廈創業就業初期的燃眉之急。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未來,廈門還將用更具誠意的政策引進、吸收臺灣優勢行業的優秀人才、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吸引更多帶項目、帶資金、帶技術的臺灣專家到廈門市創新創業,以人才聚集促進兩岸產業的融合發展。
【數字】
12萬名臺胞
在廈工作生活
截至2017年底,長期在廈門工作、生活的臺胞約有12萬人,其中在廈工作臺籍員工2.3萬人,在廈接受教育臺生2400人,在廈臺籍高技能人才超過2000人。全市共計評選臺灣特聘專家、專才195名,其中專家116名、特聘專才79名,累計發放工作生活補貼4261.9萬元。2017年入選省臺灣高層次人才百人計劃12名(占全省60%),在閩優秀臺灣人才5名(全省23名),3人獲臺灣優秀人才創業啟動支持資金(全省5人)。
【點擊】
為在廈臺灣人才
提供一攬子服務
廈門的對臺人才政策力度在大陸同類城市中具有鮮明特色和強有力的競爭力:臺灣人才創業補助最高可達500萬元,生活補助最高可達150萬元,臺灣畢業生在廈就業按碩士每人3萬元、博士每人5萬元發放生活補貼,大學生來廈實習實訓每月補助可達2500元,臺灣創業基地最高補助達1000萬元等。
在國臺辦“惠臺31條措施”的基礎上,廈門出臺的“惠臺60條措施”有33條是先行先試推出的舉措,找準對臺人才工作發展方向和薄弱環節,進一步創新政策、統籌資源,為在廈門的臺灣人才提供了“業、學、住、醫、行”一攬子服務,持續推動廈門成為臺灣人才工作生活首選地。
【原聲】
紅色影像公司王金誠:
懷揣夢想跨越海峽
從事商業攝影創作的王金誠懷揣著夢想跨越海峽,從臺灣來廈門創業已經四年了,一方面是為了與在廈門工作的太太團聚,另一方面也為了更好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王金誠和太太把家安在廈門,一起奮斗打拼,創辦了紅色影像文化傳播公司。走過初創時期的艱難,企業做得風生水起,客戶已達上百家企業,并獲得了很好的聲譽。
“小微臺灣企業在廈門發展,關心和擔憂的莫過于市場環境、住房問題、孩子教育、醫療保健等。”王金誠說,廈門市頒布出臺的惠臺60條措施,對臺灣創客們來說是一道曙光,成為推動臺灣初創企業來大陸發展的加速器,讓我們更有信心長期安居下來,拼在廈門,樂在廈門。
省首批臺籍勞模湯俊賢:
深深愛上這座城市
在今年4月底舉辦的2018年福建省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廈門宸鴻科技公司工程部主管湯俊賢獲評為福建省勞動模范。
“作為福建省第一批臺籍勞模,我感到非常榮幸。”湯俊賢告訴記者:“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有更多臺籍員工能夠得到這項榮譽,與我分享這份榮譽。”
湯俊賢曾帶領7位自動化團隊成員,夜以繼日開展技術攻關,在3個月內成功導入多項自動化開發案,由一條生產線原來需要240人減少到只需要184人,為企業節約了大量人力成本。
“我來廈門工作已經8年了,廈門市容環境優美、交通便捷,我深深地愛上了這座城市。”湯俊賢說,政府出臺了許多人才政策,如為人才提供住房、租房補貼等,大力吸引高層次人才、臺灣特聘專家、骨干人才。
楷云音樂公司黃楷云:
堅定來廈創業信心
“剛從臺灣來廈門創業時人地生疏,要成立公司,拓展業務,還要了解相關政策,心里有些忐忑,是思明區委組織部、臺辦和思明區臺灣青年創業輔導中心的支持和幫助,給了我們家的溫暖。”回憶創業初期的經歷,黃楷云動情地說。
2016年6月,來廈旅游的臺灣青年黃楷云被這座城市的自然人文環境和音樂氛圍吸引,決定留在廈門,帶領師資團隊成立廈門楷云音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現如今,黃楷云的音樂文化傳媒公司越做越大,已設立龍山運營中心、鎮海社區分校。公司又投入百萬元資金增設鋼琴等各項樂器以及教學設備,在廈門外圖書城成立旗艦店教學示范點。
2016年11月,黃楷云收到了一份來自思明區的特殊禮物――創業啟動扶持資金8萬元和成立滿三個月租房補貼6000元。“能得到政府的資金支持,讓我充滿感激,我特地請很多臺灣朋友來見證這個美好溫馨的時刻,大家都為我高興,也堅定了我們這些臺灣青年來廈門創業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