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躍欽做起木工活時總是十分專注。劉小東攝
方躍欽搭建縮小版的閩南古厝。劉小東攝
海西晨報訊(記者洪麗敏通訊員劉小東)刨子滑動,木花飛舞……一根根粗笨的木頭,經(jīng)由木匠巧妙的手藝就變成一件件耐用精美的木制品。
來自翔安馬巷的木匠方躍欽,四代傳承做木工,從打造房屋木結構、家具、閩南傳統(tǒng)用品“神轎”再到閩南民居模型等,堅守木工傳統(tǒng)的卯榫結構做木制品的創(chuàng)新。方躍欽做出的木工作品遠近聞名,其中以“神轎”最為出名,在廈門、漳州、泉州、金門等地有不少“神轎”就出自他手。
四代傳承堅守木工手藝
在翔安,提起做“神轎”的木工,很多人都說那就去找馬巷的“欽仔”。
日前,記者來到“欽仔”的木工坊,各種規(guī)格、材質的木頭把整個作坊都堆得滿滿當當,空氣中散發(fā)著清新的木頭香。一頂頂正待拼裝、上彩的“神轎”整齊地排列著。每天,方躍欽和妻子都待在作坊里,靜靜地打磨每一件木制品。
“欽仔”原名方躍欽,他不僅是位做“神轎”的高手,追溯到他的祖輩,也都是翔安有名的做“神轎”的木匠,到他這一代已經(jīng)是第四代了。今年44歲的方躍欽從小跟在父親身后打下手,對“神轎”制作工藝有濃厚的興趣。14歲那年,他正式進入這一行,邊學邊做。在父親嚴格要求下,方躍欽當了很多年的學徒,還跟著父親走街串巷做家具,搭建古民居的木結構,逐漸練就他一手嫻熟的手藝。
除了做家具,方躍欽最拿手的還是做“神轎”?!吧褶I”在閩南傳統(tǒng)民俗活動中經(jīng)常見到,也稱為藤轎、輦轎等,其制作集合了雕刻、繪畫、藤編等工藝于一體,需要多種制作技巧和手法?!白鲆豁敗褶I’,至少要經(jīng)過十多道工序,歷時三個多月?!狈杰S欽說,選料、裁木、刨光、做榫、雕刻、組裝、上底漆、貼金箔、彩繪……繁瑣的工序考驗的不僅是水平還有耐心。話語不多的方躍欽每次做起木工活來總是十分專注,每一個配件都要事先打磨好,排列整齊,然后依次拼裝。他做的家具都是卯榫結構,不用一根鐵釘、一顆螺絲,就能保持穩(wěn)固不變形。
“這都是木匠的基本功,從我祖輩開始大家都是這么做的,堅持不用一根釘子。”方躍欽說,前幾年,他還特地制作了一把貼金箔以及上彩的專用刷子,能把木頭接縫處都上彩均勻。在裝飾上,除了常見的“四季花”“傳統(tǒng)八寶”外,封神榜等民間故事和情節(jié)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他的作品中,蘊含著豐富的內涵和寓意,深受廈門、漳州、泉州、金門等地的顧客喜愛。
做好的“神轎”精致耐用。劉小東攝
方躍欽指導妻子給“神轎”上亮麗的色彩。劉小東攝
結緣金門創(chuàng)新作品形態(tài)
方躍欽做的“神轎”除了有閩南傳統(tǒng)的工藝外,還融合了金門“神轎”的制作手法,這其中還有一段故事。方躍欽回憶,1999年,金門有位做“神轎”的手藝人李先生慕名上門,希望一起合作。不巧的是,這位李先生突然身體不適,方躍欽與父親將他送往醫(yī)院,并悉心照顧直到李先生的家人趕來。事后,李先生感動于方躍欽一家的善舉,遂將自己的手藝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方躍欽,這讓他受益匪淺,掌握了金門那邊做“神轎”的技巧。在李先生的引薦下,2003年起,方躍欽做的“神轎”開始銷往金門、臺灣本島。
時代的發(fā)展,讓方躍欽也看到了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除了堅守傳統(tǒng)的制作手法,他在木制品的外觀上做了適當?shù)膭?chuàng)新,在色彩上大量使用了紅、黃、綠等色澤亮麗的顏色,營造喜慶的氣氛,讓“神轎”更具觀賞性。方躍欽的木工手藝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肯定。近年來,金門縣有人為了給后代留住閩南祖厝的記憶,特地慕名而來請方躍欽打造祖厝的模型。為了真實還原古厝的構造和風格,方躍欽多次到當?shù)剡M行觀摩記錄,并按比例繪圖,打磨縮小版的燕尾屋頂、房梁、地基等木制零件,打造完成的閩南古厝像是一件藝術品,傳神地述說著閩南傳統(tǒng)家居的質樸之意。
面對當前越來越少人愿意學木工的現(xiàn)象,方躍欽很擔心這門手藝會失傳。他的妻子在他的傳授下,也成了半個木工師傅,主要從事彩繪的工作。未來,方躍欽希望做出一些創(chuàng)新的工藝品,如閩南古厝模型、家具模型等打開傳統(tǒng)木工的另一個市場,吸引年輕人來學,讓這門老手藝繼續(xù)傳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