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海峽兩岸民生氣象論壇在廈門舉行 東南網6月5日廈門訊(通訊員 湯珺琳 曾文慧 本網記者 劉瑋)6月5日,第十屆海峽論壇?第七屆海峽兩岸民生氣象論壇在廈門舉行。170多位來自海峽兩岸氣象、水文水利、海洋、環境、消防、民航、經濟等業界、學界和機構的專家、青年以及基層代表等歡聚一堂,圍繞“深化氣象交流,惠澤兩岸民生”的主題,共商氣象服務兩岸民生大計,共謀提升兩岸防災減災水平與趨利避害能力。 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李德金、福建省政協副主席王光遠、中國氣象局副局長余勇、臺灣大學教授周仲島、國臺辦秘書局局長楊毅、廈門市副市長張毅恭等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福建省氣象學會理事長潘敖大主持。 李德金在致辭中說,福建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氣象事業發展,近年來,在中國氣象局大力支持下,深入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監測信息網絡更加完善、預報預警技術更加精細、防災減災服務更加精準、服務生態文明建設更加深入、助力鄉村振興更加高效、科學技術支撐更加有力。面對復雜多變的氣候形勢,各級氣象部門嚴密監測、科學分析、及時預警、主動服務,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等作出了突出貢獻,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李德金表示,福建與臺灣一水相連,氣候特點相似。多年來,閩臺氣象界通過頻繁的交流互訪、深入的研究互動,實現了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特別是借助民生氣象論壇這一平臺,分享最新科研成果,傳播先進氣象理念,共同探討更有針對性的防災減災措施,為提升兩岸民生氣象服務能力起到了十分積極的推動作用。希望以本次論壇為契機,推動兩岸氣象界在更大的范圍、更寬的領域開展深度交流合作,努力提升氣象監測預報預警精細化、精準化水平,為增進兩岸同胞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余勇表示,海峽兩岸“地緣相近、氣緣相通”,在氣象科技交流共享上成果豐碩,空間廣闊。近年來,兩岸氣象業界始終保持著密切友好的關系,在技術、人才、災害同防等方面開展了良好的合作與交流,人員往來更加頻繁,學科研討更加深入,交流協作的層次與內涵不斷提升。本次論壇聚焦短時臨近氣象預報預警、氣候預測和衛星、雷達、數值天氣預報應用技術,以及臺風、暴雨等災害天氣成因以及相關機理分析,交流生態氣象服務,分享防災減災救災經驗,將推動兩岸氣象交流合作向更高層次發展。 “兩岸氣象唇齒相依,天氣系統互為上下游。”臺灣大學教授周仲島也對兩岸氣象界的關系抱有同感。他認為,海峽論壇這個交流平臺非常好,他每屆都參加,全程見證了兩岸“和諧發展、幸福兩岸”的真諦。海峽兩岸民生氣象論壇通過學術研討與經驗交流,有效回饋科研的發展、作業的精進以及技術的突破,有效擴大實質效能,惠澤兩岸民生。周仲島對論壇加強兩岸青年學子的交流表示贊賞,希望持續深化交流,促進論壇更有效的發展。 據了解,從2012年以來,通過海峽兩岸民生氣象論壇這個平臺,兩岸氣象交流“越談越深、越談越細、越談越實”,取得非常好的成效。本屆論壇內容更豐富、交流更廣泛、互動更深入,通過體驗式交流和互動性探討,分享兩岸各自最新的氣象及應用科研成果,傳播先進的氣象理念,共同探討更有針對性的防災減災救災措施。此外,開展“兩岸氣象青年匯”活動,通過業務交流和文化考察的方式,促進兩岸青年相互學習,增進彼此間的認識與了解,加深兩岸氣象青年的感情。 |
相關閱讀:
- [ 04-26]副熱帶高壓北抬 氣象入夏不遠了周末廈門最高溫可達29℃
- [ 03-26]孩子不出校就能觀風云 思明區18所校園成氣象科普基地
- [ 03-26]聽氣象專家揭秘“觀云識天” 2018世界氣象日走進濱北小學
- [ 03-01]元宵節天公作美看燈賞月 本月5日前廈門暖意融融
- [ 01-10]廈門本次降溫將持續至14日 市區最低溫只有8.3℃
- [ 11-09]廈門旱情比較嚴重 氣象部門將進行人工增雨作業
- [ 11-03]廈門遭遇夏秋連旱達到氣象特旱標準 同安翔安紛紛出招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