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獲得感 更多地考慮社會需求 抓早抓小,就地解決 從《決定》到《條例》,再到《廈門市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推動廈門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建設的制度體系在不斷豐富、完備。實務操作如何讓群眾更便捷有效地利用司法、接近正義、提升獲得感,一直是法律界關心的重點。 “法律界人士面臨的是法律問題,但百姓面臨的是實實在在的生活問題。”市人大法制委秘書處處長李明哲認為,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要從供給側方面為百姓提供更多符合需求的糾紛解決產品,讓大家能便捷、及時、有效地解決糾紛。福建英和律師事務所主任陳詠暉也認為,多元化糾紛解決要更多地考慮社會需求。 市司法局基層處副處長林險峰介紹,為社會提供更多更適宜的糾紛解決服務,一直是實務部門努力的目標,去年以來市司法局重建了12348法律服務專線,每天安排10名專職律師免費接聽解答和指導引導各類法律問題,并著力推進小區調解、律師調解、訪調對接。 市法學會專職副會長吳少鷹提出,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是新時期社會矛盾糾紛調處新思路新模式,與“楓橋經驗”是繼承與發展、實踐和創新的關系。會上,大家一致認為,“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抓早抓小,就地解決”的傳統應繼續發揚,但緊跟時代、創新發展,也勢在必行。 網上糾紛化解 線上線下需共同發力 解決糾紛可人人參與 多元化糾紛解決如何插上互聯網的翅膀,更好地服務糾紛當事人?正在浙江高院掛職的黃鳴鶴帶回了“杭州經驗”。 黃鳴鶴介紹,為解決網購引發的糾紛,淘寶引入了“大眾評審”。不論是賣家還是買家,只要符合大眾評審條件,都可以參與糾紛調解,當回“業余法官”。此外,杭州還推出了互聯網法院。互聯網法院依托網上訴訟平臺,起訴、立案、舉證、開庭、裁判等實現全流程在線,當事人“一次都不要跑”即可完成訴訟。 對此,與會者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廈大法學院副教授吳旭陽等人十分看好這樣的做法,認為廈門多元化糾紛解決可借鑒該做法,開辟網上糾紛解決路徑。線上線下服務不同人群,共同發力,豐富和完善廈門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 解紛文化 糾紛解決是種文化可以更具廈門特色 多元化糾紛解決是一種觀念,也是一種文化。當下,遇糾紛首選訴訟的觀念正在慢慢改變。如何加速這一變化,讓多元化糾紛解決深入人心并成為實際行動?廈門城市職業學院黨委書記蔣先立認為,可通過對糾紛解決成本的適當調整來進行引導。 針對多元化“廈門經驗”的發展,廈大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周東平提出,廈門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文化應該更具地方特色。“山東調解以儒學知識為特色,彝族有民間調解人‘德古’參與,廈門應該倡導更多鄉賢理事會的參與,如海滄的言和堂。”周東平說。 廈門仲裁委副秘書長張文挺建議,進一步運用市場機制來促進調解仲裁事業的發展。此外,研討會還聚焦調解員培訓。“雙方互相信任,調解員能夠給出專業清晰的分析預判,調解機構、調解員有足夠的威信,這就是好的調解。”在廈門海事法院海事庭副庭長鄧金剛看來,提升調解員綜合素質很重要。據介紹,目前調解員培訓需求大,但培訓能力非常薄弱。與會者們建議由高校承擔起這方面的工作,既滿足本地需求,也接待外地培訓。 |
相關閱讀:
- [ 05-31]廈門全媒體接力行走進湖里區 感受特區前世今生
- [ 04-21]當好改革開放特區建設的積極參與者和自覺推動者
- [ 04-19]國網廈門供電公司:點亮美好生活 助推特區經濟騰飛
- [ 04-16]愛拼敢贏 廈門特區發祥地湖里奮進再出發
- [ 04-09]湖里征集“特區1980”LOGO 入選最高可獲萬元獎金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