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成效 監管經驗飛出“高墻” 用志愿服務拆“心墻” 加強對社區服刑人員的管理,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翔安區社區矯正中心率先邁出第一步,讓豐富的監管教育經驗飛出“高墻”、用志愿服務拆除社區服刑人員“心墻”等一系列做法,成為全市乃至全省提供可復制推廣的創新藍本。這是分類分級管理和考核獎勵兩個《辦法》,以規范化引領制度化,實現了社區矯正思想觀念、工作方法的與時俱進,為翔安區社區矯正工作實現“三個轉變”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撐。 今年3月27日,翔安區組織社區矯正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專題教育活動,本已準假的兩名人員,一人腿傷拄著拐杖行動不便、一人本該參加岳父的出殯儀式。最終,兩人不僅按時到場聽講座,還堅持完成志愿服務等活動。翔安區社區矯正工作人員說,兩個《辦法》不僅激發了社區服刑人員內在動力,實現被動接管向主動納管轉變,還增強了社區矯正工作質量成效,實現無差管理向精準管理轉變。 據介紹,分類分級管理將處際待遇與管理級別掛鉤,表現越好,處遇越好,表現越差,監管越嚴,特別是創新實施寬管積分兌換假期,在矯正理念和矯正實踐上實現“雙突破”,激發了社區服刑人員通過學習教育、志愿服務等爭取良好處遇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根據監管對象不同情況和現實表現,推行分類分級管理,因人施策、精準管控,從而把司法所工作重心和力量集中在最需要關注的少數重點社區服刑人員身上,實現了社區矯正資源的高效配置,有效避免了過去直線平推,該寬的寬不了、該嚴的嚴不起來等問題,增強了社區矯正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 社區矯正工作頭緒多、任務重,但人力物力投入是有限的。分類分級管理和量化計分考核獎懲,并沒有增加司法所負擔,使管理更加規范、考核更為簡單、獎懲更易操作,最大限度減少了干擾因素,將各級人員從繁瑣的日常監管工作中解脫出來,使有限的社區矯正力量資源使用更加科學、運用更加高效,在社區服刑人員持續增多,管理要素投入基本不變的情況下,社區矯正工作保持了持續發展進步的良好態勢,提高了社區矯正資源使用效率,實現單一投入向科學投放轉變。 基礎保障 組建人才隊伍 加大資金投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貫徹實施兩個《辦法》,人財物保障是關鍵。近年來,翔安以司法所規范化建設為契機,加強組織協調,加大投入力度,不斷夯實社區矯正工作基礎,確保試點工作在2017年12月1日順利啟動。 在編制資源緊張的情況下,翔安加大招錄接收力度,組建了一支以20名司法助理員為核心、21名專職社會工作者和7名政府購買服務社工為輔助、565名社會志愿者為補充的專群結合的矯正幫教工作隊伍,每年舉辦社區矯正工作實務培訓、業務知識考核,提高隊伍專業化水平,為試點工作的順利實施打下人才基礎。專職工作者中有5人獲得國家心理咨詢師證書,1人取得社會工作師證書。翔安區社區矯正工作取得長足進步,得到了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支持,去年全區投入105.7萬元用于社區服刑人員日常監管幫教服務,今年擬投入約200萬元用于社區矯正。 創建亮點 建成區級社區矯正中心 在全市建成首個集監控指揮、入矯宣告、教育培訓、心理咨詢、綜合辦公為一體的區級社區矯正中心,配備7名工作人員、3名監獄延伸警察和1名心理咨詢師對中心進行實體化運作,確保社區服刑人員入矯、教育、心理矯治等方面工作順利開展,未成年人由區社區矯正中心直接管理的順利過渡。 |
相關閱讀:
- [ 06-08]臭黑水華麗轉身變公園 翔安浯溪整治顯成效
- [ 06-06](視頻)兩岸友人翔安澳頭交流社區治理經驗
- [ 06-06]翔安社區微型消防站 今年已參與滅火49起
- [ 06-04]翔安區變強拆為自拆 多次溝通實現和諧拆違
- [ 06-04]翔安區東溪金柄溪、九溪蓮溪等河段成效顯著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