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和永正在做木雕。通訊員 朱毅力 攝 海西晨報記者(記者 陳曉青)57歲的陳和永被譽閩南傳統民居營造界的“全能型選手”,祖上幾代都是能工巧匠。 修建祠廟近40載,他對每一道工序都精益求精。大名鼎鼎的新加坡三清宮、廈門江夏堂、同安東岳行宮,都能從其建筑中找到陳和永的匠心。他也由此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天氣漸熱,暑氣漸長,正在戶外修建祠廟的陳和永又是汗流浹背。他是翔安內厝鎮蓮前村人,家里祖輩都是能工巧匠,可追溯至清乾隆年間,如今傳承到陳和永是第七代。修建祠廟從大木作、小木作,到泥瓦作、彩畫,再到剪瓷雕,每一個工序陳和永都信手拈來,可謂是閩南傳統民居營造界的“全能型選手”。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文化和旅游部確定并公布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陳和永位列其中。 世代為匠 一家四口均為傳承人 在閩南人的心里,古厝承載了他們對于家的想念,也是大部分閩南人心中最難忘的記憶。而對于陳和永來說,古厝幾乎承載了他所有的童年記憶。 “小時候常看父親和爺爺做木作、刷油漆等,我就在旁邊當小工。”雙龍戲珠、八仙過海、桃園結義、雙鳳朝陽……古厝內一個個精美的造型讓童年時期的陳和永印象深刻。 1977年,高中畢業后的他,開始正式學習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在父親陳淮琴的傳授下,他認真地鉆研起這門技藝,憑著天賦和苦練,他不僅把陳氏祖傳的技藝繼承下來,還學會了自己畫圖紙、設計,用卯榫結構搭建古厝梁木,并最終成為恢復古建筑領域的行家。 除了他自己,陳和永的妻子陳越美也是“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市級傳承人,兒子陳勁奮、陳開達均為區級傳承人。大兒子跟著陳和永每天在各個工地上忙活,二兒子陳開達從山西求學歸來后,在一家公司從事古建筑設計工作。子承父業,夫唱婦隨,陳和永一家四口都在做著同一件事,他們簡單而專一。 |
相關閱讀:
- [ 04-24]翔安內厝鎮黃厝村首批“三閑資源”騰讓協議簽訂成功
- [ 02-22]文化惠民振興鄉村發展農創文旅 翔安內厝鎮鄉村振興眾創基地昨日揭牌
- [ 02-18]廈門市翔安內厝為回鄉的“女兒”辦女兒節
- [ 06-08]翔安扎實推進社區矯正試點工作 提高社會綜合治理水平
- [ 06-08]臭黑水華麗轉身變公園 翔安浯溪整治顯成效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