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武夷山巖上龍蘭展位品茶。張婧瑋攝
市民在現場挑選伴手禮。 陳立新攝
廈門晚報訊(記者 張婧瑋 王穎達)作為海峽論壇的配套活動,為期12天的臺胞購物節暨“最廈門”伴手禮展示活動仍在中華城持續進行。此次主辦方邀請了數家兩岸茶商,“以茶會友”成為加強兩岸民間交流的亮點。本次活動將持續到15日,市民朋友可到現場“淘寶”。
嫁給臺灣人后愛上臺灣茶,同丈夫回大陸創立茶葉品牌
將產品打包好,送走三位來自新疆的參會客人后,林麗淑利落地收拾起面前的茶具,結束一天的營業。“沒想到有客人遠道而來,專程來買臺灣茶。”這讓林麗淑對推廣臺灣茶又多了一份信心。這次展會,她帶來了近十款不同的臺灣茶供客人品鑒。
林麗淑祖籍安溪,丈夫是臺灣人。林麗淑告訴記者,丈夫家在臺灣南投的杉林溪茶區有自己的茶園,她嫁過去后才開始接觸各種不同的臺灣茶,并慢慢地喜歡上臺灣茶普遍香氣重、回甘長的風格。雖然林麗淑自小喝鐵觀音長大,卻從此走上推廣臺灣茶之路。
“好東西就應該讓更多人知道。”她拉著原本從事攝影工作的丈夫,回到大陸注冊了“薪傳香”品牌,專門經營各類臺灣茶葉。
她告訴記者,目前店內銷售的品種有30多個,帶到活動現場的多是認知度較高的凍頂烏龍、金萱烏龍、文山包種等品種,也帶來了“拳頭產品”——自家茶園的杉林溪高山茶,好幾款茶葉定價不足百元,走薄利多銷的模式,就是希望找到愛茶人。“我相信臺灣茶在大陸還有很大的市場,我們也希望能有更多類似的機會和平臺來展示我們的產品。”
同丈夫一起在廈推廣巖茶,“遇見好平臺二話不說就報名”
在“最廈門”伴手禮展示市集,武夷山巖上龍蘭茶廠的桌子前,常有不少人坐下品茶,老板彭一華有條不紊地泡茶遞給客人,聲音輕柔、面帶微笑,跟客人講茶的知識、泡茶的方法。不論對方是否買茶,她都會在行人經過時招呼對方喝一口熱茶,或是在對方起身離開時送一小盒禮品。“溫柔地泡茶,茶也會回甘給你。”這是她從一位70多歲的茶界前輩身上學到的,她說這也成為她的處世之道。
彭一華是武夷山人,父親40多年前就開始種茶,后來開了茶廠,一直做茶葉批發。彭一華從小耳濡目染,不知不覺愛上了喝茶。
原本在武夷山經營生意的彭一華,結婚后隨丈夫留在廈門,并在廈門推廣巖茶。彭一華說,丈夫原來做的是鐵觀音茶的生意,現在則和她一起打理巖茶生意,兩人經常在家比試,一人泡巖茶,一人泡鐵觀音,給對方品鑒,看誰的好喝。
2013年,彭一華和丈夫注冊了巖上龍蘭的品牌,經營20多個品種的武夷山巖茶。報名參加此次臺胞購物節,對彭一華來說是機會也是緣分。她告訴記者,一名在攝影協會的朋友轉了晚報關于臺胞購物節的報道給她,“我遇見這樣的好平臺,二話不說就報名了。”她說。
此前,她還參加過佛事展、旅博會。在她看來,臺胞購物節不論是場地還是服務都很好。“政府部門搭臺,廈門晚報承辦,又在中華城這樣客流密集的商場,對品牌來說是一次極好的展示機會。”彭一華說。
聲音
臺胞購物節服務好
武夷山巖上龍蘭茶廠銷售經理彭一華:臺胞購物節不論是場地還是服務都很好。政府部門搭臺,廈門晚報承辦,又在中華城這樣客流密集的商場,對品牌來說是一次極好的展示機會。我遇見這樣的好平臺,二話不說就報名了。
臺灣茶在大陸有市場
“薪傳香”大陸業務負責人林麗淑:好東西就應該讓更多人知道。沒想到有客人遠道而來,專程來買臺灣茶。我相信臺灣茶在大陸還有很大的市場,我們也希望能有更多類似的機會和平臺來展示我們的產品。 |